温家宝总理日前在访问俄罗斯时,呼吁完善国际金融组织体系,提升新兴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的知情权、话语权和规则制定权,加强对主要储备货币国的监管,推进多元化国际货币体系的建设等。这是中国政府针对既有国际金融秩序提出的最新改革主张。既反映了广大发展中国家改革国际货币与金融体系的强烈愿望,也展现了中国作为负责任的大国对建立有利于世界经济稳定与发展的国际金融新秩序的建设性态度。
尽管包括中国在内的新兴经济体在构建国际货币体系中谋求与经济实力相称的经济话语权并不过分,但构建国际金融新秩序注定是一场残酷的博弈。新兴经济体要提升在国际金融体系中的话语权,既要看自身的实力成长,还取决于主要发达国家尤其是美国的意愿。而主要发达国家基于各自利益的考虑,不会轻易让新兴经济体跟他平起平坐。
首先,无论是萨科齐版的国际金融改革构想,还是中国的改革主张,势必冲击现有的美元体系,而对长期处于占优策略独享“铸币税特权”的美国来说,放弃美元霸权意味着出让超级大国地位,这是美国政府和相关利益集团断难接受的。因此,美国同意召开金融峰会也许只是权宜之计。即便已经大大透支了作为国际货币体系领导者信用的美国同意改革国际货币体系,多元化的国际货币体系短期内恐怕也难以建立。表面看来,欧元实力已今非昔比,其在全球外汇储备中的份额已从1999年刚诞生时的18.1%上升到目前的接近30%。但是欧元区面临的不利条件是:缺乏作为世界主流储备货币的必要条件,即统一的政治环境,相对一致的货币政策。因此,尽管雄心勃勃的萨科齐急于带领欧元出位,但是面对依然强大的美国,面对难以化解的欧元区内部矛盾,萨科齐们恐怕还是力不从心。另一方面,在国际货币体系改革愿望强烈的亚洲国家和地区,其国际交易目前仍主要以美元支付,尽管这反映了大多数货币都还不能充分自由兑换的缺陷,但更反映出亚洲国家和地区相互之间的贸易和交易都偏好美元,而不是亚洲自己的货币。因此,国际货币体系在未来一段时期有可能出现欧元和美元争夺主导权,日元和人民币伺机出击的局面。
其次,就主张改革的欧亚主要经济体来说,尽管他们关于国际金融与货币体系改革的主张有一致之处,但彼此利益并非完全契合。由于份额和投票权的分配是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决策机制的基础,其设计一直都遵循着基于经济规模的分配原则,这使得包括欧洲主要大国在内的发达国家在决策机制中占据了主导地位。因此,新兴经济体和发展中国家多年以来一直要求改革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治理框架,包括要求重新审核基金份额、扩大基础投票权、增加发展中国家投票权比重和话语权、废止少数发达国家事实上的否定权等。呼吁在设计份额和投票权及其分配的过程中,除了反映已有经济规模的总量指标,还应前瞻性地考虑能够反映经济发展速度和质量的指标,从而保证制度设计的前瞻性和动态的公正性,体现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增长潜力及相应的话语权。而从目前的情况来看,以法国为代表的欧洲大国尽管也要求改革国际金融与货币体系,但他们本身也是既有国际金融体系的受益者,因此他们对全球金融危机的反思,他们所提出的改革主张,主要目的是要加强国际金融的稳定,以保护本国的利益。特别是雄心勃勃的萨科齐,之所以对改革国际金融体系如此积极,无非是想谋求在重建国际金融秩序中的先导优势,推动欧元获得与美元的平等地位,以与美国争夺未来国际金融秩序主导权。
基于上述分析,笔者预估,新兴经济体在下月召开的G20峰会上可望在知情权、话语权和规则制定权方面有所收获,但难有根本突破。他们在舆论上可能是多数派,但在实际运作中依然可能是弱势群体。而且由于新兴经济体缺少类似欧元这样一个能在此轮国际货币体系改革中与美元抗衡的杠杆,更使得他们有心无力。
因此,新兴经济体在国际金融体系中的话语权的提升不仅取决于发达国家和自身经济实力的消长,更要看他们的实力成长能否改变世界经济力量的对比,能否打破既有世界经济规则。不如此,只能说明他们的实力成长仍处于量变阶段,质变的要件暂时不具备。只有当新兴经济体和发展中国家的实力成长足以改变世界经济力量的对比时,重建有利于世界经济稳定发展的国际金融秩序才有现实可能性。
中国在推动新兴经济体谋取金融话语权的过程中,既要积极寻求与欧洲和日本的利益交汇点,有效整合新兴经济体的力量与诉求,更要提防美国的离间乃至赤裸裸的干涉。美国也许可以容忍欧元与美元并驾齐驱,但绝对难以接受人民币与其平起平坐。必要的时候,美国会联合欧洲和日本对人民币采取集体隔离的措施,人民币再次成为打压对象不是没有可能的。而且,即使发达国家允许人民币出线,实战经验欠缺与免疫能力较低的中国金融业也可能遭受国际资本的恶意冲击,我们对此须有足够的思想准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