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
|
|
全球忙救市,我国也出台一系列政策和措施,维护国内金融、资本市场稳定,防止房市大幅波动。同时出台积极的财政政策,核准了一批重大基础设施建设项目。这对确保经济增长是必要的,但如何把执行积极财政政策与坚持经济市场化取向结合起来,是一个值得关注的重大问题。
有人夸大了中国与欧美“救市”的相同点。国际上有人说,美国在转向“社会主义”,欧洲的“社会主义”成份将占更大比重。又有人说,中国将“再社会主义化”。出现在大众传媒上的此类言论,极易误导公众。听到“社会主义”这样的词汇,人们很容易想到国有经济,想到政府直接从事经济活动,而“再社会主义化”中的一个“再”,给人印象是搞市场经济似乎是一段弯路。
其实,同是救市,中国与欧美有很大不同。欧美救市,是政府向银行系统注资,政府除了适当干预金融,仍处于经济活动之外。在我国,由于欧美市场需求减少,导致出口增长放缓,影响增长目标。为此,除放松信贷,主要是政府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用财政资金在基础设施、基础性产业领域进行投资,拉动市场需求。
对于中国这样的发展中国家而言,基础设施、基础性产业仍欠发达,国家选择全球性救市之机,加大相关领域力度,可谓恰逢其时。1998年爆发亚洲金融危机,我国经济增长出现明显回落。政府实施积极财政政策,此后数年,每年拉动经济增长1.5至2个百分点,帮助中国经济战胜内外考验,于2002年再次迈入经济持续扩张的景气周期。
积极的财政政策,不同于欧美的“政府干预”,它表现为政府的直接投资。我们既要看到它拉动增长的一面,也应关注其可能的弊端。直接的政府投资,转化为巨大的国有资产,将提高国资在社会总资产中的比重。由于货币供应量总是有限的,用于政府投资项目多,用于民间投资可能就会少。政府的投入,往往转化为对国有控股企业的直接投资,从而抬高竞争的市场准入门槛。
国退民进,国资退出竞争性产业领域,是我国市场化改革取向中一条基本原则。原因是,民企的市场效率高于国企,民资的市场效率高于国资。我国经济最有活力的地区,往往是民企和民资发达的地区。中国经济的可持续增长,从长远看,主要取决于民企、民资的发展壮大。近期沿海一些民企面临的困境,是值得高度重视的信号。
十七届三中全会提出,必须“促内需,保增长”。以积极的财政政策促内需,政府加大基础设施建设的力度,这是一个方面。另一方面,政府还可以把财政投入到教育、医疗卫生和社会保障领域,解除民众消费的后顾之忧。在这方面,社会呼声高,政府欠账多,应做而可做的事情不少。
同时,政府还可以变直接投资为产业规划与项目引导,采取政府补贴或担保贷款的方式,引入民间资本。刚刚去世的民族企业家王永庆,当初就是利用银行贷款,接手当局规划的产业项目,成为一方经济巨擘。像中国这样一个13亿人口的大国,培育不出一批世界级企业家,成长不出一批世界500强民企,是说不过去的。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