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国百亿英镑的防恐监控让谁受益
    2008-10-13    作者:俞飞    来源:新京报

  英国正在考虑耗资120亿英镑建立一个数据库,政府全方位监控个人电子信息。隐私权不应成为恐怖主义的新受害者,万万不可让反恐法律反而毁灭了基本人权与自由。

  最近英国正在考虑一项耗资120亿英镑建立一个数据库的计划,这个数据库将对英国人的上网浏览习惯、电子邮件和电话记录进行监控和存储。(10月7日《新京报》)消息传来,不禁令人想起英国文学家奥威尔巨著《1984》描绘的无所不在,无所不知的“正在盯着你”的“老大哥”。
  反恐战争打响后,英国不幸惹火烧身。伦敦7-7恐怖爆炸举世皆惊,工党政府不旋踵,在议会下院强推反恐法案。在这套法案下,不仅被告人权保障大为缩水,政府对私人信息监控的广度和强度也有所增加。例如英国公共场合摄像头数量居全球之冠。虽然其闭路电视监控系统在打击犯罪,破获恐怖分子连环爆炸上屡立奇功,但民间反弹不断,英国有识之士对无孔不入的政府监控型社会,个人隐私与自由每况愈下大为忧心。
  随着反恐战争的不断发展,人们曾经为了个体的安全,同意让度出部分自由。比如各个要害设施的进出加强安检,人身自由受到限制等。但是这同样导致了人们关于自由与安全的深刻讨论。2006年5月,美国国家安全局秘密搜集数千万美国人的电话记录被披露出来之后,受到了巨大的舆论质疑。尽管“9·11”之后国会通过的《爱国者法案》,对美国政府进行了前所未有的授权,允许政府查阅商业记录,监听公民通讯,甚至获得其阅读记录,但是个人自由的界限,却始终是保障个体安全的一个重要依据。
  其实英国政府同样面临法律的质疑。未来英国政府如果不愿改弦更张,极有可能因违反《欧洲人权公约》第八条隐私权保障条款与欧盟2002年《隐私与电子通讯指令》个人数据保护立法的原则,被人权组织推上欧洲人权法院被告席。为了国家安全牺牲个人自由,全方位监控个人电子信息,游走在法律黑洞边缘,极易遭有心人士滥用,引来质疑也是必然。
  为保护个体自由和隐私,早在1973年联合国发布的尊重个人隐私报告就强调:“侵犯隐私的行为妨碍了人们的自由,当人们意识到时就已经太晚了。整个社会变得充满恐惧,没有人能够被信任。这种信任的毁灭使人们产生了一种普遍的不安全感,它压抑着人们,使人们丧失责任心,迫使人们由于恐惧而趋于同一。”而英国全方位监控个人电子信息的非常措施不仅涉嫌侵犯个人隐私,而且极易传染到其他法律中。非常措施一旦法律化常态化,人们有理由担心法治国家是否会倒退回警察国家?一旦此行为成为各国争相效法的行为,虽然操作起来并无技术难度,却会造成大面积的个人无隐私可言。
  美国学者阿克曼力主恐怖活动其实介于犯罪与战争二者之间,识者不可不察。政府最佳应对之道,无非斟酌损益,对症下药。在公民权利与国家安全之间找到最佳平衡点。只有戒急用忍,方能行稳致远。隐私权不应成为恐怖主义的新受害者,不可让反恐法律反而毁灭了基本人权与自由。

  相关稿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