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危机让美国人依赖政府心态加剧
    2008-09-23    作者:薛涌    来源:新闻晨报

  上周美国发生了一场自上世纪30年代大萧条以来最严重的金融危机。联邦政府周末决定拿出7000亿美元购买银行的坏账,以稳定金融体系。许多金融专家指出,政府如此救市,最后的费用至少在1万亿美元以上。想想看:美国的GDP还不足14万亿美元。闹不好,十分之一的GDP要拿去买银行的坏账。
  这一系列救市组合拳的实质是什么?不妨打个比方:一家豪华酒楼里举办了个超级盛宴,山珍海味无所不有,每位出席者酒肉管够。等宴席结束,吃饱喝足的客人把剩下的好菜打包带走,酒楼里伺候他们一晚上的服务生兴冲冲地跑到餐桌那里拿小费,结果发现不仅小费一分没有,自己还要给整个宴席埋单!
  市场经济,本来强调的就是个人责任。如果你存心买了自己明明知道支付不起的房子,如果银行发放了自己明明知道收不回来的贷款,那么你或者银行就必须为此承担后果。而政府救市,则是把那些平时克勤克俭的纳税人的钱拿出来,支付穷奢极欲之徒的坏账。这样,越不负责任的人,得到的奖赏越多。那些亏了上百亿美元的金融公司的CEO,年收入照样上千万美元。更糟的是,赶上这么个选举年,没人敢对政府救市说“不”。奥巴马还乘机提出,政府不仅要救华尔街,更要救老百姓。道理也是响当当的:如果那些把华尔街带入瘫痪的CEO们也靠政府救市维持自己上千万美元的收入,凭什么政府可以对小老百姓见死不救呢?不过,这种公正如果贯彻到底,也许政府要拿出的就不是1万亿美元,而是2万亿美元。将近五分之一的GDP拿去为不负责任的人承担责任,后果是什么?很显然,那就是加税。要埋这么大的单,美国也许要长期背上巨大的债务和高税率。这样经济还怎么发展?
  美国公共媒体中最著名的投资家之一Jim Cramer说:“在这个紧要关头谈这些大道理没有用。现实是,如果政府在星期五不大规模救市,你星期一上班前到自动提款机取几百块现金时,可能就什么都取不出来。政府的动作至少避免了一场大萧条。”
  这话有多大的可信度先另当别论。但有一点可以肯定:美国这么一个世界大国,走到这步田地,实属“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而且也绝非仅仅是华尔街乃至经济上的问题。最根本的原因,还是美国人在品德和素质上的蜕化和世界观的败落。“美国梦”从人类的理想变成了人类的恶梦。
  要理解这一问题,必须从美国建国之父所界定的人生而俱有的基本权利说起,那就是“生命、自由和追求幸福”。如今这些原则美国人还是从小就学,但不知不觉中,他们所信奉的基本权利变成了“生命、自由和幸福”。
  用“幸福”代替“追求幸福”,是一个本质的变化。建国之父们把“追求幸福”视为基本人权,是因为幸福是追求来的,是否真能得到,要看你自己的努力,别人(包括社会和国家)并不欠你。大萧条时代许多美国人丢了工作、流离失所,但不愿和儿孙谈这些事情,觉得丢面子。在他们看来,自己落到那步田地,是自己的责任。美国已经给他们提供了追求幸福的机会,是他们没有把握住。现在呢?你拿五千块买了五十万的房子也好,作为CEO亏了几百亿美元也好,大家本能的反应就是:政府要负起责任,要救人于水火。
  这种心态,两党都有责任。房地产危机酝酿于克林顿时代。那时“两房”受政府的压力,必须给大量低收入的人提供贷款,哪怕对方没有坚实的信誉记录和可靠的偿还能力。次贷的形成则正是与此呼应。布什上台后,则鼓吹什么“所有者的社会”。更不用说当时美国俨然征服了世界,信心冲天,似乎生为美国人,有栋住房乃是天赋权利。这种权利如果没有实现,一定就是政府的责任。现在美国社会上上下下,都弥漫着这种理所当然(entitlement)的心态。
  追根溯源,罗斯福新政的一系列措施固然为社会公平和稳定提供了可贵的基础,但新政哲学走入极端后,则把美国人养懒了,使他们心理上过分依靠政府。肯尼迪当年说:“不要问你的国家能为你做什么,而要问你能为你的国家做什么。”现在的美国人则正好相反。当政府成了个大保姆后,国民就变成了永远也长不大的孩子。

  相关稿件
· 美国金融危机启示中国 2008-09-22
· 索罗斯:放任市场自由发展"点燃"金融危机 2008-09-22
· 美国金融危机敲响风险警钟 2008-09-19
· 纽约市市长布隆伯格:警惕下一波金融危机 2008-09-19
· 央行降息是对金融危机的试探性反应 2008-09-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