油价拐点不可轻言
    2008-08-01    金旼旼    来源:新京报

    各种有关国际油价已出现拐点的论断纷纷出炉。石油输出国组织(欧佩克)主席哈利勒甚至预测,随着美元汇率反弹,国际油价可能降至70美元-80美元区间。

    归纳种种油价拐点论的依据,不外乎全球经济减速甚至衰退导致需求下降、地缘政治缓和导致供应增加、美元升值、投机炒作资金离场等。然而,值得追问的是:原油市场供需矛盾短期内是否能化解?商品市场投机炒作风是否会戛然而止?高油价时代真的仅是昙花一现吗?
    首先,如果油价下跌是全球经济衰退、需求下降引起的,那恐怕并不值得庆幸。目前看,虽然全球经济面临次贷影响持续、通胀形势严峻等考验,但增长基础仍在。无论是美国、欧盟等发达经济体,还是中国、俄罗斯等发展中国家近期都对明年经济增速表达了相对乐观的态度。
    其次,从供需基本面看,国际原油供应偏紧,需求快速增加,供需平衡关系很脆弱的现状短期内难以改观。据国际能源机构统计,今年6月份全球原油供需缺口已达40万桶。并且由于多年来投资开发不足,欧佩克目前有效剩余产能不足200万桶,仅是上世纪80年代的七分之一。
    第三,旧有的全球能源协调机制屡屡失效,美欧主要需求方占据主动的格局已被打破,石油从买方市场向卖方市场转变。各国进而自谋出路,全球联手抑制油价上涨的能力进一步弱化。
    把油价回落的希望寄托在美元走强上也未必实际。此外,推动前期投机炒作的环境也未发生明显改变。再加上股市、债市依然不稳,通胀压力持续上升,因此很难说杀入石油期货市场的投机资金不会卷土重来。再退一步说,究竟投机炒作对油价的影响程度有多大,各方见仁见智,众说纷纭。
    对中国而言,加快产业结构调整,理顺资源价格机制,降低对石油的依赖度,制定应对高油价的长期战略,也许当成为一项要务。

  相关稿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