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通胀压力加大祸起经济结构断裂
    2008-06-05    作者:亚夫    来源:上海证券报

  一段时间以来,全球油价、粮价、金价一片涨声,大宗商品价格也在不断攀高。从生产资料到日用消费品,世界各地到处弥漫的涨价声浪,已经引起各国各地区的高度关注。与此同时,全球金融市场、资本市场、期货市场等要素市场,也在持续震荡,令投资者十分惶恐。
  从实体经济到虚拟经济,全球范围内出现的这种全面价格紊乱,说明了什么?说明由美元持续贬值引发的经济问题,已对世界经济造成了巨大冲击,并在多个市场、多个环节出现了令人不安的价格断裂。而这种价格断裂的背后,反映的是全球经济结构的断裂,以及新一轮通胀在全世界的蔓延。对此,如果不作预警,是要吃大亏的。
  首先看国际油价的紊乱与石油市场的断裂情况。据新华网报道,日前石油输出国组织(OPEC)轮值主席沙基卜·哈利勒表示,目前的油价不是由供需基本面决定的,美元贬值、市场投机和次贷危机是导致油价暴涨的主要原因。
  作为市场投机的重要证明,美国马斯特斯基金公司经理迈克尔·马斯特斯日前在美国国会作证时表示,过去五年,投资商品期货市场的指数基金已激增至2600亿美元;仅今年前52个交易日,新流入投机资金就高达550亿美元。
  很清楚,国际油价不断飙升的理由,除了由于地缘政治以及发展中国家确实存在的潜在需求增长外,最重要的是金融因素,是投机资金大量涌入石油期货市场,通过对突发事件和长期因素的短期化炒作,来规避美元贬值风险,获取炒作暴利。而这样做的结果,使反映石油真实需求的既有价格体系全面瓦解。
  其次看粮食问题。粮价现在成为全球焦点,也和投机炒作有关。以大米为例,近几个月,国际米价由每吨500美元飙升到1000美元。是需求突然暴增?还是供给骤然锐减?不妨看看联合国粮农组织近日的公报。该公报称,在正常天气情况下,今年世界大米产量预计将增加1200万吨,比去年增长1.8%。
  报告分析认为,今年亚洲所有主要大米生产国产量均会有大幅增长。而非洲地区产量增长将维持在两成左右。同时,欧盟的大米产量预计也将提高,只是美国大米产量将会减产,原因是有利可图的作物挤占了稻谷种植面积。也就是说,从供给方面看,短期内虽有库存减少的因素,但并不存在米价暴涨一倍的理由。
  既然如此,米价为什么要如此暴涨呢?据有关方面分析,主要是因为发展中国家对粮食需求加大,加之气候与自然灾害,以及城市化、生物能源等因素,使粮食需求出现明显变化。这些并不是一天形成的长期因素,是米价短期暴涨的理由吗?显然不是。
  直接原因就像石油价格一样,与短期投机资金暴炒有关。具体来看,表面上是因为大米出口国近期出台了一些出口限制措施,使得国际大米贸易减少,而实质是投机资金把米价推到令人惊愕的高度,以致大米出口国不得不出台限制措施。然而,粮食生产毕竟不像石油那样是不可再生的。近日芝加哥粮食期货市场米价大幅下跌,就很能说明问题。
  以粮食和石油为代表,一个与消费有关,一个与生产有关。这两类商品价格持续暴涨的直接后果,是生产资料和生活资料价格体系的全面紊乱,以及通货膨胀的迅速蔓延。而从目前日益严重的全球通胀压力看,主要不是因为现实需求的急剧加大,而是由于金融原因,由于美元贬值导致了全球商品价格体系的解体。这和以往的通胀成因有很大不同。
  由于美元因素,尤其是近几十年来美元已出现多次危机,加上原本服务于实体经济的金融市场,已经异化成一股压抑经济的力量,使得虚拟经济与实体经济之间在利益分配格局上背离太大,从而导致了全球经济结构的全面失衡。发展至今,更以实体经济与虚拟经济多个市场的价格紊乱方式,展示了经济结构断裂的危险图景。
  因此,对于目前日益加大的全球通胀压力,仅从商品供求上看是远远不够的。在美元作为国际货币并持续贬值的情况下,更需要从金融异化的角度,看待此次全球通胀问题。尤其要关注金融紊乱对实体经济的祸害,特别是全球泛滥的投机资金利用虚拟市场对各种题材的短期投机炒作,造成的一系列价格假象和价格预期的混乱,更值得仔细甄别。
  而这一切,更增加了各国各地区抵御通胀压力的难度。

  相关稿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