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
|
|
如今美国经济走势扑朔迷离,一些美国专家说:“我们现在不是处在危机末尾期的开端,就是处在危机开端期的末尾。”
美国楼市和金融业是否已经度过最黑暗的时期?罗杰斯5月初对彭博咨讯说:“次贷危机远未结束。”随后他在新加坡巴克莱公司的记者招待会上说:“现在显然还没到最黑暗的时候。”巴菲特认为信贷危机在一定程度上是因美国楼市泡沫而引发,他预期未来将有第二波甚至第三波的影响出现。显然,这两位投资大师都认为美国经济危机并未过去。
我们的看法是:欧美金融危机现在处于开端期的末尾。经济大调整起因于金融危机,但并未都是一个猛子扎下去不回头。前进的道路固然曲折,后退的道路也未必就是一条直线。
分工和科技是财富源泉,一轮经济繁荣周期一般是由三个根本因素所驱使:新技术和新生产方式出现带来的生产率飞跃式提升;市场扩大、分工细化引发的规模经济和生产率的提升;信用扩张引发的投资高潮。这三个因素对经济繁荣的影响各不相同。美国上个世纪80年代以来的经济繁荣周期就是以上三种力量共同促进的结果:电脑通讯和互联网技术引发的效率革命,全球化深入带来的资源重新配置以及市场的扩张,美联储的低息政策引发的信用扩张。这三个因素让美国和全球经济进入人类有史以来经济最繁荣的时期。但这三个要素,据我们观察,现在都有衰竭迹象。
首先看新技术和新生产方式带来的经济效率。2000年互联网技术泡沫破灭本身,就意味着电脑通讯技术进步要告一段落了;其次看全球化深入带来的生产效率提升空间。现在全球性通胀愈演愈烈也说明这快要到头了;最后是美联储逐步将基准利率上调到中性后,刺破了房地产泡沫并引发次贷危机,这说明此轮信用扩张差不多也到了尽头。三项指标一起共振,除非出现新的巨大变化,否则全球经济大调整,也许不会结束。目前我们可以看到硅谷新资金源源不断地涌入新材料和新能源项目,但技术变革周期实在太长了,往往都是30年左右,很难立竿见影地看到成效;至于全球化因素,除非出现非洲或者其他地区经济进一步融入世界,引发全球生产链条再次重新配置,否则全球性通胀趋势将持续下去。虽然宏观经济有太多变量和变化,太多我们所不知道的东西,但我们目前确实没有看到这些巨变因素的相关信息,而且也看不到全球性通胀趋势有反转的可能。
因此,使美国以及全球经济不垂直降落的因素,就落在信用扩张上了。事实上,美联储就是这么做的。今年以来,美联储将一年期基准利率一再下调。由于美联储在此轮全球化进程中扮演了全球央行的角色,美元是全球信用体系的核心,因此此轮减息实际上是全球信用的再次扩张。信用再次膨胀会给美国和全球经济打一针强心剂,可能让美国和全球经济再次兴奋起来。但除非是前两个因素出现巨大变化,否则这针强心剂打下去,不过是延缓全球经济萧条期的到来。由于美元是全球化进程中信用体系的核心角色,所以一旦美国经济出现萧条,很有可能将全球经济拖下水。但此次美联储大幅减息引发的流动性过剩,不大可能再次引发房地产泡沫,很有可能流向新兴市场国家,引发新兴市场国家的资产泡沫,我们对此应有所准备。
2000年纳斯达克泡沫破灭之后,美国人祈祷:神啊,再来一次泡沫吧。美联储很快如他们的愿望,制造一个房地产泡沫供他们享用。本轮次贷危机后,估计又会有美国人向上帝祈祷再来一次泡沫帮助他们摆脱窘境,美联储和美国政府再次如他们的愿。不过,这次信用膨胀引发的新兴市场泡沫很有可能是这一轮全球经济周期中的最后一次了。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