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自主创新应该在核心技术上下苦功
    2008-05-14    王金涛    来源:经济参考报
  即使现在,许多人依然对吉利、奇瑞等汽车企业投以怀疑的目光。但一个不容争辩的事实是,这些靠自主创新起家的车企正在以超常的速度缩小与跨国公司的差距。
  对于我国汽车工业,国内老牌车企最有发言权,但代表主流意见的他们却一度悲观之至。他们认为,开发一款新车,至少需要10亿元美金,而中国企业根本没有能力和实力做到。面对美日欧的巨型企业,我国汽车工业只有打着别人的旗号去自保和发展。但初趟汽车产业“浑水”的吉利控股集团董事长李书福却“初生牛犊不怕虎”,他说:“扛着别人的旗帜登上珠穆朗玛峰是愚蠢的。”
  正是凭借这股勇气,吉利控股集团杀入了硝烟弥漫的汽车业。但现实却是残酷的,势单利薄的吉利面临着两种抉择:是购买别人的核心技术,然后改头换面,美其名曰“自主创新”?还是完全自主研发,实打实地自主创新?前一条路简单易行却受制于人,后一条路前景光明却危机四伏。
  吉利也有过走前一条路的想法,其最早的发动机就来自丰田。但丰田卡住了吉利的脖子,后来不再供应吉利发动机。事实上,在丰田停供吉利发动机之前,吉利就已经在悄悄研制自己的发动机了。丰田的制裁,反而加速了吉利自主创新的步伐。
  吉利决定不再购买别人的核心技术和部件,而是自力更生,开拓一片真正属于自己的天地。目前,吉利的发动机和变速器完全100%自给,任何一项核心技术都掌握在手心里。今年北京国际车展,吉利23款新车集体亮相,就充分展示了自主创新的实力。
  有一个问题无疑应该引起高度重视:在跨国公司大兵压境的时候,许多业内人士过多地强调了对方的实力,而没有看到迅速扩大的国内外汽车市场。吉利、奇瑞等之所以能够由小到大,由弱渐强,正是广阔的市场为他们提供了生存的土壤和自主创新的动力。在机遇大于挑战的情况下,吉利缺钱找钱,缺人找人,没有条件创造条件,最终立稳了脚跟。
  另外,在经济全球化的大背景下,汽车自主创新并非就是另起炉灶、从零开始。在世界汽车工业发展100年的基础上,在全球化采购的浪潮中,我们没必要证明汽车轮子是圆的,没必要对每一个小零部件都搞技术创新,而是应该在关键性的核心技术上下苦功夫、下大气力。
  自主创新,没有越不过的门槛。许多国内老牌车企之所以缺乏自主创新的勇气,就是因为合资的暖风把他们熏醉了,现实的利益把他们喂饱了、养懒了,他们满足于现状而不愿脚踏实地奋起直追。因此,自主创新必须基于一种清醒的认识: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相关稿件
· 太阳雨:自主创新领航太阳能产业 2008-05-09
· 中国计量科学研究院自主创新步入新阶段 2008-05-08
· 浙江省建立政府订购制度促进自主创新 2008-05-05
· 自主创新是“制造强国”的必由之路 2008-04-25
· 中国工程机械:只有自主创新才能问鼎世界 2008-04-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