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建国际金融中心的优势和劣势
    2007-10-31    李华芳    来源:东方早报
  上海建设国际金融中心的雄心除了表现在拔地而起的环球金融中心之外,也表现在成立高层智库“中欧陆家嘴国际金融研究院”上。该研究院正在成形的报告指出:建设国际金融中心非一朝一夕之事,需要硬件和“软件”两方面条件结合。
  的确,上海的硬件建设已接近世界一流,甚至在某些楼宇建设方面,陆家嘴还走在了世界前列。而上海的“软件”建设则相对落后,主要体现在人力资源匮乏和制度能力缺失两个方面。
  2005年,伦敦合作组织研究员马义德(MarkYeandle)等人发布了一个关于全球金融中心竞争力的报告。该报告比较了伦敦、纽约、法兰克福与巴黎四个全球金融中心,将人力资源素质、监管环境、商务成本与商务环境、政府效率、税收优惠以及法治环境等均纳入考核。尽管这四个城市各有长短,但这些指标无疑是考核一个国际金融中心的重要变量。社科院金融所和上海金融与法律研究院随后的报告指出,上海的商务成本与伦敦、纽约和东京相比,不算太高。但金融业人力资源的素质却大大不如其他几个中心。一是因为工资水平的差异,另外一个重要的原因是培养人才的机制跟不上变化的金融环境。
  其次,在监管效率上,上海与其他四个中心相比,也有较大差距。政府监管层面,干预手段以行政干预居多,而依法监管的措施还比较少,这是由于相关方面的法律缺失,以及当前制度环境下“政大于法”的局限所致。对于建设国际金融中心而言,建立并完善保护市场和投资者的法律至关重要。上海能否从社保案中汲取教训,完善法制,提高依法监管的效率,这将会影响国际金融中心建设的步伐。因为只有有效和公正的监管,才是国际金融中心建设稳定发展的保障。
  同时,上海的国际金融中心建设步伐也受制于中国金融改革的步伐。利率非市场化使得货币市场发展以及以利率水平为标的的金融产品创新直接受到约束,人民币非自由兑换则使得外汇市场的创新受到制约,同时也影响了资本市场的对外开发速度与程度,进而影响了金融机构拓展国际业务的能力和外资金融机构的进入热情。而且金融市场的主体信用基础较为薄弱,金融机构主体的产权并不明晰,真正的负责机制尚未形成,这使得金融创新的内在动力不足。当然与纽约、伦敦、巴黎、法兰克福、东京等综合性国际金融中心相比,上海也有自己的特色和优势。其所处的长三角腹地区域面积和发展潜力不容小觑;政府政策的倾斜和支持力度也是一个优势;而中国经济的迅速发展,也为上海建设国际金融中心提供了良好的大环境。从最近大型国有上市公司回归A股对沪指的推动、人民币汇率改革以来的灵活度加大,以及大量民间资本涌入资本市场来看,上海的前景看好。
  上海证交所研究中心的报告指出,国际金融中心大致可分为如下三种类型:一是综合性国际金融中心,如纽约、伦敦、巴黎、法兰克福、东京等;二是区域性金融中心,如新加坡、香港等,三是避税型金融中心。各个国际金融中心都具有自身独特的竞争优势,如纽约的“华尔街”、伦敦的“国际化”、法兰克福的“衍生交易”及新加坡的“亚洲美元”等,但目前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建设的定位和核心竞争优势并不是十分明晰。
  因此,上海的国际金融中心建设首先须明晰定位,一个区域性的国际金融中心或许是较为适宜的定位;其次在努力提升自身软硬件的同时,中国应进一步深化金融体制改革,上海可借改革东风顺势而起;最后要进一步明确产权改革的方向,鼓励金融创新。而这一切对上海建设国际金融中心而言,并不轻松,诚可谓“任重道远”。
  相关稿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