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摘]谁在动摇华尔街金融老大地位
    2007-08-03    谢黎    来源:经济参考报

  十年前,纽约在全球金融业浪潮中,风头一时无两;十年后,伦敦已成新宠,而香港、新加坡、迪拜等众多新生力量,似乎无论哪一个都有可能后来居上。

纽约“一哥”地位岌岌可危

  二战以后,纽约就一直是全世界公认的金融中心,华尔街更是集中了高盛、美林、摩根士丹利、莱曼兄弟、花旗等几乎所有金融界响当当的名字。
  而如今,纽约的地位正面临被取代的危机。以2006年为例,全球前三大新股筹资分别是中国工商银行、中国银行及俄罗斯国营石油公司Rosneft。工行和中行在香港上市,Rosneft则选择了伦敦。
  据麦肯锡公司今年1月发布的一份研究报告称,按目前的趋势,纽约可能在未来5年内丢掉7%的金融市场份额,相当于6万个工作岗位。在接受麦肯锡调查的50名华尔街首席执行官中,有40%的人认为,纽约金融中心的吸引力将在未来5年内逐渐减弱。
  业内人士指出,纽约目前面临着三大挑战:一是有太多的监管机构;二是有关证券的集体诉讼大幅增加;三是美国公司并没有准备采用欧亚广泛采用的国际会计标准。据称,2007年初美国财政部召开过一个主题为“资本市场和经济竞争力”的研讨会。此举意味着,不仅是华尔街,就连美国政府也已意识到美国资本市场竞争力流失的危机。
  而与此同时,伦敦金融城的表现令人吃惊。这块位于伦敦东面、面积仅有1.4平方英里的土地,已经成为全球20%的国际贷款、30%的外汇交易、40%的场外衍生品交易和70%的二级债券市场交易的发生地。
  今年各组织有关国际金融中心排名的报告版本迭出,虽然在评价标准上各有不同,上榜城市也大相径庭,但都毫无例外地将伦敦的名字放在纽约之前。
  面对挑战,美国金融界不遗余力地强化自身竞争力。不久前,纽交所集团以140亿美元收购了总部位于巴黎的泛欧证交所,以此获得了对4个欧洲国家证券交易所的控制。而规模较小的美国纳斯达克股票市场公司也宣布以37亿美元收购拥有北欧7个证券交易所的瑞典斯德哥尔摩期权交易所,以联合组建一个跨大西洋交易平台。近日还传出消息说,全球最大的能源期货交易所NYMEX正在寻求买家,而纽交所最有可能胜出。
  伦敦方面亦有大动作。日前,伦敦证券交易所宣布,将以16亿欧元、收购位于米兰的意大利证券交易所,如果交易成功,合并后的新集团将成为欧洲第一大证券交易所。 可以预见,一场新的竞争正在拉开序幕。

谁是第三个世界级的国际金融中心?

  英国伦敦金融城今年3月公布的《全球金融中心指数》报告指出,亚洲目前没有一家中心能够成为第三个全球金融中心,而且该地区经济繁荣所产生的流动资金很可能分散在两三个中心,但香港最有可能成为伦敦和纽约的竞争对手。  该报告称,由于香港拥有严谨的法制以及经验丰富的金融人才,而且已经是重要的区域金融中心,只要亚洲金融市场不再出现较大的波动,香港是成为另一个全球金融中心的最有力竞争者。
  香港金融业近年来的表现令人惊喜,地位日渐巩固。2006年,港股市值首次突破13万亿港元,超越德国,全球排名第七。
  中国社科院金融研究所研究员杨涛在接受《环球》杂志采访时表示,虽然目前香港总体金融实力距离纽约、伦敦仍远,但是受到内地强有力的互补,只要香港把握好国家崛起、亚洲高速发展的契机,前景值得期待。
  而另一个不可不提及的金融中心是东京。东京曾有机会发展成为第三个世界级的国际金融中心。但自上世纪90年代日本经济一度衰退后,东京一直欲振乏力。2006年以来,在经济复苏的鼓舞下,不少日本人看到了重塑国际金融中心的希望。但令人尴尬的是,2006年东京证交所两次因电脑故障导致国债交易陷入停顿状态,这一事件令已经受损的东京金融中心的声誉受到重创。
  今年6月19日,日本内阁公布了年度经济政策方针,暗示要重振东京国际金融中心的地位。该方针透露,日本政府及负责规范金融行业的金融厅,将重点探寻一些具体措施,使日本的证交所能够处理各种金融产品,如金融期货、商品、股票和债券等。同时,日本政府还将加强对股票市场监管机构的建设。
  此外,这一梯队中有实力的竞争者不在少数。如芝加哥,作为全球最大的金融衍生性商品市场,竞争力不可小觑;而新加坡去年9月成功举办了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与世界银行年会,向国际社会彰显其综合能力的同时,也巩固了其国际商业与金融中心的地位。

新兴力量改变金融世界格局

  随着全球经济多元化格局的不断推进,新兴市场的国际竞争力日益增强,正在冲击传统金融中心“一枝独大”的美梦。
  迪拜,一个新兴的金融中心正在崛起。2002年2月17日,时任阿联酋副总统兼总理的迪拜酋长马克图姆签署了建立迪拜国际金融中心的法令。5年多来,迪拜的发展令人惊叹。
  这样的快速发展不是没有理由的:
  其一,在迪拜设立金融中心,可以填补东方股市收盘和西方股市开盘之间的空缺,连接伦敦、纽约、东京、香港的证券交易所,成为国际24小时资本市场上的一个环节,并可以向海湾国家、中东国家、伊朗和中亚国家提供金融服务;
  其二,阿拉伯国家手中积累了巨额“石油美元”,而“911”事件后,美国和其他西方国家加大了查禁恐怖资金力度,阿拉伯投资商普遍感觉资金在海外的安全系数下降,迪拜金融中心成了一个好选择;
  其三,近几年,迪拜的大型项目一个接着一个,每个项目的造价都达几十亿美元,有的甚至超过百亿美元,金融中心能使融资工作更加有序和规范。
  而印度的孟买同样风头正劲。万事达国际组织日前公布的全球十大金融城市排行榜中,孟买首次进入榜单,其排名靠前主要得益于巨大的股票交易量和金融服务业的良好表现。
  其实早在1995年,印度的商业之都孟买就曾提出过一个名为“孟买赶超香港”的计划。作为印度的“梦想之都”,孟买充斥着无数人成为百万富翁的梦想,集中了印度全国50%的现金流量,高达92%的股票交易。在2006年全球交易所并购潮盛行之际,就有消息称孟买国家证券交易所已经开始和伦敦证交所展开合作谈判,其潜力还在上升阶段。
  将目光收回到中国内地,这里的上海一直被视为可建立国际金融中心的“种子选手”。但一些专家认为,在这一方面,上海仍显稚嫩。
  杨涛指出,目前中国内地的金融中心建设没有统一的发展思路。而上海作为金融中心,缺少历史积累,在交易技术、制度规范、市场监管等方面还不完善,需要长时间的努力和改进。
  复旦大学经济学院副院长孙立坚教授认为,虽然上海存在“硬伤”,但从长远来看,上海与香港的合作将使得中国在现货交易上的优势进一步凸显。在现货交易上,上海正显示出绝对量上的巨大优势。最近日本参股新加坡证券交易所,是希望提升其在金融衍生品交易领域的地位。这种国际分工的出现,从另一个方面预示着上海的潜力。
  (《环球》)

  相关稿件
· 《华尔街日报》:可口可乐在沪建研发中心 2007-07-26
· 次贷“作祟” 华尔街再现“长期资本”阴云 2007-06-22
· 读书:华尔街传奇人物“来到”中国 2007-06-22
· 美《华尔街日报》网站:戴尔被控商业欺诈 2007-05-17
· 华尔街日报:花旗计划在全球裁员近5% 2007-04-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