证券公司成为最赚钱行业不是社会福音
    2007-07-11    羽佳    来源:上海证券报
  尽管最近一阶段股市的大幅震荡使不少投资者愁眉不展,但回忆起今年上半年的大牛市,不少投资者还是有滋有味的。在这轮让人惊叹的大牛市中,赚钱的不仅是投资者,证券公司的收益也许更为丰厚。这几天,证券公司开始陆续公布它们的半年报,其利润上升幅度令人咋舌。光大证券上半年实现税前利润32.47亿元,同比增长近9倍。广州证券上半年实现将利润3.49亿元,同比增长超过18倍。一些尚未披露半年报的证券公司,也频频传出好消息,比如有报道称,宏源证券( 33.76,-1.00,-2.88%)预计净增长22倍。证券公司因此而被舆论誉为“最赚钱行业”。
  证券公司成为“最赚钱行业”,这很好理解。上半年的大牛市吸引了大量投资者进场交易,在成交屡创天量的情况下,证券公司即使是坐收交易佣金,也可以赚得盆满钵满。沪深证交所近日分别披露的最新一期会员交易情况显示,我国三大券商中国银河、国泰君安和申银万国上半年的总成交金额就分别达到3.69万亿元、3.38万亿元和2.72万亿元,根据这样的成交量,即使是以1.5%。的交易手续费计算,这三家公司的佣金收入就可以超过百亿元大关。这样高的收益,不让它成为“最赚钱行业”都难,试问在这半年里,还有哪一个行业的盈利水平能够超过证券行业?
  回想起前几年一些证券商因市场低迷而陷入困境,有的甚至走上破产之路,看一看券商们今日的牛气,给人的感觉实在是“冰火两重天”。但是,我们在为证券商能够交出这样漂亮的一张成绩单而高兴的时候,却必须指出,证券商成为“最赚钱行业”,并不是整个社会的福音。证券公司从事的证券经纪业务,是一种中介服务,从其行业地位来说,属于第三产业,在国民经济构成中一般不可能占据主导地位。但是,证券公司过高的收益容易对其他行业形成巨大的心理影响,从而不利于产业发展的平衡。举一个发生在资本市场上的例子,有不少上市公司因为参股券商而成为上半年市场中的热门股,成为市场的恶炒对象,以至市场上形成了一个“券商概念股”。但是,看一看这些股票所属上市公司的利润构成,其中有一些却是主业凋零,参股券商的未来红利分配成了其利润构成的主要内容。因此,一些上市公司做足了所谓的“券商概念”,却无心于主业经营的提高,对于这些上市公司来说,这未免有点本末倒置了。
  证券公司成为“最赚钱行业”,还从一个侧面反映出我国证券行业内部竞争并未充分展开的现实。同银行一样,我国的证券公司还基本属于“官办”状态,受着较强的业务管制,虽然证券公司数量不少,但却是“千司一面”,行业内部竞争更多地只是局限在低水平的抢承销权、拉客户上,无法推出更多的灵活手段。别的不说,即以在上半年券商利润构成中占据大头的交易佣金来说,证券公司基本上不能自由定价,这与资本市场的自由经济属性其实并不完全合拍。前几年,当市场持续低迷时,为了吸引客户,有些证券公司曾提出减低佣金,但却被有关部门视为不正当竞争而喊停。现在,随着股票交易印花税的提高,佣金与印花税两者相加以后,投资者普遍感觉交易成本太高,但证券公司的佣金却是铁板一块,这其实在某种程度上也是不利于证券公司以优质服务来吸引投资者,扩大市场的。
  由于我国证券公司在发育上尚处于不够成熟的阶段,业务创新能力较差,在很大程度上仍处于“靠天吃饭”的水平。上半年火热的资本市场使证券公司的创利水平出现了巨大的飞跃,但是,随着这轮行情的过去,所谓“最赚钱行业”很可能只是昙花一现。最近以来,沪深两地股市的成交量已持续大幅减少,这种情况如果没有大的改变,证券公司下半年的创利水平就不可能保持上半年的水平。因此,证券公司不能沉醉在上半年“普降甘霖”之后的收获上,更不能躺倒在“最赚钱行业”这个荣誉上安度太平日子。
  随着我国资本市场开放度的日趋提高,国际市场上的知名证券公司正在以各种方式陆续进入中国市场,因此,证券行业的竞争将在更高一级层面上展开,这对我国的证券公司来说是一个巨大的挑战。我们希望,我国证券公司能够抓住目前的有利时机,苦练内功,积极创新,开辟新的盈利渠道,创造新的盈利模式。这样,即使市场再度陷入持续低迷,证券公司也能够具有足够的风险抗衡能力,不致于像以往那样,市场一旦转势,就陷入困境。
  相关稿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