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
|
|
债券与股票同属直接融资,共同构成资本市场。资本市场最大的作用在于将需要资金的企业与无数的投资者联系在一起。因此,投资者和企业之间一定要做到信息对称。资本市场有效运行的关键就在于确保投资者的知情权,尽可能让投资者掌握企业的经营与财务信息。 在保护投资者知情权方面,股票投资和债券投资有所不同。股票投资的盈亏与企业的经营情况密切相关,股票投资者关注的主要是企业经营状况与业绩好坏,因此上市公司被要求向投资者公布财务报表和各种经营重大事项。但在债券投资中,投资者作为债权人,关注的重点并不仅在于企业借债者的经营状况,更重要的是它是否具备“按时付息,到期还本”的能力。换句话说是企业借债者的信用状况。企业经营状况和信用密切相关但又不一样。比如处于扩张时期的企业,其目前的经营状况可能乏善可陈,但其预期的收益看好,对股票投资者是利好消息。但扩张可能会造成现金流不足,无疑会影响其还本付息能力,所以股票高涨的企业未必就会有较高的信用评级。实际上,发债人偿还债务的意愿和能力还受到宏观经济、行业发展、自身经营管理以及财务状况等诸多因素的影响。对投资者而言,判断企业的信用状况无疑极为困难。对企业信用状况进行判断的复杂性和专业性决定了这样的工作只能交由专业机构从事。因此在债券市场上需要有与股票市场不同的机制来保护投资者的知情权,这就是信用评级。 所谓信用评级,是指独立的第三方信用评级机构对债券和发债人的信用状况进行分析,并发表其客观的评级意见。信用评级机构的出发点是保护投资者利益,其评级结果受到投资者、企业借债者和监管机构的认可。但如何确保信用评级机构有“信用”呢?这就需要一系列的制度性措施作为保障。 首先,确保信用评级的“客观性、独立性与透明性”。评级机构要取信于资本市场,也就是投资者与发债者,必须始终坚定不移的秉承客观、独立的立场。评级机构要制定完善的行为准则,对评级分析师必须遵循的独立客观原则作出详尽规定,对评级业务的各个环节和流程予以明确,尽最大可能杜绝一切影响信用评级客观独立性的因素,比如在分析师和市场营销部门之间建立“防火墙”,以免分析的自主独立性受到市场营销的影响。评级机构还应建立完善的评级方法体系,能够对企业信用状况进行科学有效的分析与判断,并根据市场的发展变化对其评级做出适时的调整。更重要的是,评级机构必须公开其评级原则、方法和流程,确保透明性。从而打消任何关于信用评级可以“讨价还价”的误解以及“暗箱操作”的顾虑。 同样重要的是,违约率研究是信用评级的“试金石”。信用评级评价的是债券的信用风险等级,评级结果越高,信用风险越小,出现违约的可能性也越小。国际著名的信用评级机构都会经过评级追踪对其违约率进行研究分析。从结果看,信用评级能够反映出债券的信用风险程度,即高评级债券的违约率大大低于低评级债券的违约率。以标准普尔的企业发债者评级为例,在1981年至2005年间,AAA评级在五年内的平均违约率只有0.10%,AA评级为0.30%,A评级为0.62%,BBB评级为2.85%,而投资级以下的BB评级则显著的高升到11.51%,B评级的违约率甚至高达25.56%。 建立健全信用评级体制是当前我国债券市场发展中一个亟须重视的问题。在完善的信用评级体制中,发债人、评级机构、投资者之间的密切配合至关重要。对于发债人而言,要提供充分、翔实、准确的历史数据。这是评级机构做出准确评级的基础。对评级机构而言,要根据对经济、行业和企业的了解以及发债人提供的数据做出精确的信用风险评估,并确保发债人提供数据的保密性。对投资者而言,要充分信赖评级机构的评级结果,并以此来作出信用风险判断从而投资的决定。这三者之间的信赖与配合是信用评体制发挥作用的基本前提。 监管机构应充分认识到信用评级对于债券市场发展的重要性,推动信用评级体制发展,并从保护投资者利益的角度出发,确保信用评级的“客观性、独立性和透明性”。比如要求信用评级机构建立内控制度,制定行为准则,公开评级方法和程序。推动开展违约率研究,对信用评级的历史表现进行评价。唯有建立完善的信用评级体制,中国的债券市场才能有健全的发展。 中国在大力发展债券市场的过程中应积极重视信用评级体制的建立。年初的全国金融工作会议提出“要加快发展债券市场。扩大企业债券发行规模,大力发展公司债券,完善债券管理体制。”在进一步完善中国债券市场基础设施的过程中,建立完善的信用评级体制是最为关键的一环。国际经验明示,信用评级体制是债券市场基础构架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信用评级的质量对债券市场运行的效率有深远的影响。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