银行卡催生中外银行全方位竞争
    2007-05-29    郭田勇    来源:新京报

  日前,作为第二次中美战略经济对话的谈判成果,我国宣布将允许具有经营人民币零售业务资格的外资法人银行发行符合中国银行卡业务、技术标准的人民币银行卡,享受与中资银行同等待遇。
  银行卡按照是否具有透支功能分为借记卡和贷记卡两种,借记卡不具透支功能,贷记卡就是人们平时常说的信用卡。近些年,中国银行卡产业正处在一个井喷增长的历史阶段。截至2006年底,发卡数量已达11.3亿张,其中借记卡10.8亿张,信用卡约5000万张,银行卡支付的消费交易额为1.89万亿元,同比增长97%.刷卡消费、以卡支付的“卡式生活”已逐渐成为社会的时尚与主流,甚至可以大胆预测,今天的存折、存单极有可能成为未来的“文物”。对银行而言,银行卡已成为商业银行在零售业务和个人金融领域的主要载体。
  随着多家外资法人银行人民币零售业务的相继展开,高端客户将是中外资银行的竞争焦点。银行卡无疑是银行争取客户、为其提供全方位服务的利器。因此,这一政策的出台,将使中外资银行在零售业务领域呈现全面竞争之势。
  就银行卡的具体内容来看,借记卡近年来的应用领域不断扩展,在开户无折化、功能综合化的发展趋势中日益成为“客户的金融身份证”。
  由于借记卡沟通着金融消费者储蓄与理财的基本功能,在银行个人金融服务中发挥着核心载体的作用,也有可能将成为外资银行通过理财、房贷等业务争取高端客户的重要工具。
  同时,目前外资银行的存贷比普遍较高,难以达到监管标准,而借记卡业务的展开将有利于其吸收人民币存款以支撑其他的人民币业务。这一分析表明,外资银行在银行卡业务的开展上,将会先以借记卡为重点,在此基础上开展信用卡业务。
  针对外资银行发卡后对中资银行现有的银行卡市场格局的影响,不少专家和业内人士都表示外资银行难以构成太大影响。
  的确,从短期来看,中资银行在银行卡业务上具有先发优势,其经营时间已久、发卡数量巨大、也积累了不少经验,其IT技术与设备水平均不亚于外资银行。同时,外资银行现有的机构网点数量较少,ATM、POS终端几乎为零,因此其业务开展后,必须依托中国银联及各家银行的现有网络、设备才能得以正常运营,银联和中资行还能增加不少手续费收入。
  但从长期来看,银行卡业务与理财产品、房贷是三位一体的。或者说,外资行银行卡业务的增长并不仅取决于其自身的网点、设备等卡资源,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其在高端客户领域的产品开发和服务水平,而银行卡业务与之是相辅相成的关系。因此,就外资银行针对高端客户在产品和服务方面的水平而言,其银行卡业务的增长空间是不容低估的。
  为此,中资银行要保持银行卡产业的优势地位,在未来的竞争中,不仅要继续致力于银行卡本身的科技含量提高和品种内容创新,还需继续提高金融产品和服务的综合水平,在理财、私人银行、房贷等产品上加大投入力度。
  最后需说明,中国银联是目前我国银行卡产业中处于垄断地位的“上游供货商”,它不仅统一掌管着国内银行卡的卡号资源,也独家经营着银行卡的转接与清算。但从国际银行卡产业发展来看,VISA、万事达等处于产业链上游的卡组织其实也是竞争关系。因此,就外资行获得准入后的未来态势来看,在银行卡上游产业放开竞争之前,中国银联的态度和意见将在很大程度上左右着整个银行卡产业的发展。

(中央财经大学中国银行业研究中心主任)

  相关稿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