磁悬浮项目今天暂停,似乎证明当年上马的决策过于匆忙。这样的决策与办事效率,是不是太高了?政府的高效率只有被纳入到民主控制与监督的框架中,才不至于损害民众权益,也不至于损害长远的公共利益。
沪杭磁悬浮铁路项目被上海市高层叫停了。但是,有关方面迄今还未正式宣告,人们现在谈论的暂停原因,造价过高、铁路经过地区民众有意见、专家异议等等,只是一种猜测。(5月26日《中国经营报》)
有些地方官员经常自豪地说,我们可以集中力量办大事。比如,可以在很短的时间内集中力量上马水利、高速公路、高速铁路等大工程。当然,县城里面修建一个宽阔宏伟的广场,对于一个穷县来说,也绝对是大事了。
但是,大工程之类,就一定能够给社会带来正面效应吗?在一个健全的社会中,一个大项目对于当地社会究竟具有什么样的效应,恐怕应当由民众来评估,而不应只靠官员来判断。大事之大,或者由于投入之巨大,或者由于牵涉广泛地域,或者涉及众多民众,而不论是这其中哪一条,都与民众切身相关。因而,当然应当由民众通过民主程序,享有最终的话语权。
磁悬浮项目今天暂停,似乎证明当年上马的决策过于匆忙。不论是造价过高,还是可能给沿途民众造成污染,都是事先就可以预料到的。甚至沪杭之间是否需要这么一个工程,大量专家早就提出异议。但是,这些因素却被忽视,甚至在国务院没有正式批复工程之前,就开始大张旗鼓地进行拆迁了。
这样的决策与办事效率,是不是太高了?政府决策与办事高效率,本身通常是值得肯定的,但也有例外。假如没有完善的民主控制与监督框架,则政府的高效率有时会变成损害民众权利与利益的高效率,损害一个地方长远的社会、文化、环境等利益的高效率。比如,在没有与民众进行充分平等的协商、没有对拆迁的文化破坏力进行充分评估之前,就高效率地进行拆迁,必然会严重损害拆迁户权益,并破坏城市的文化传承性。这样的高效率,不要也罢。
问题出在哪儿?一些政府官员的需要与民众的需求之间可能存在错位。按理说,官员追求政绩目标可以理解,问题是,如果对官员缺乏必要的约束,考核他的政绩、决定他的升迁的,主要不是本地民众,而是上级意见,就会导致有些官员的政绩目标主要指向经济快速增长,城市建设日新月异,物质现代化程度快速提高,上大工程、大项目,大拆大建,轰轰烈烈,就会成为向上级展示自身政绩的捷径。而当政府官员在决策过程中只考虑这一点,不经过有关的民主决策程序,不用仔细考虑民众的权益、福利,也不用考虑决策的长远后果,当然效率就会“高”了。
然而,这样办出来的大事只是官员眼里的大事,到头来究竟是否给民众带来了大利益,令人怀疑。如果民众对决策缺少参与,少数直接牵涉的民众发出的声音甚至被完全忽视,这样的工程即使客观上可以让民众得到一些利益,那也带有偶然性,或者是一种滴漏效应。
集中力量办大事当然不错,但究竟什么是大事?该不该办这样的大事?怎样办这些大事,必须经由必要的民主决策程序,创造条件让民众广泛参与,进行集体判断、选择。政府的高效率只有被纳入到民主控制与监督的框架中,才不至于损害民众权益,也不至于损害长远的公共利益。政府的高效率如果没有程序约束,未必是民众之福。民主程序会拖延时间,要耗费一定的决策成本,但俗话说得好:欲速则不达,磨刀不误砍柴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