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电影“生态环境”正在优化
    2007-02-16    魏鹏举    来源:经济参考报

    前不久在北京举行的全国电影工作会议上,国家广电总局制订并出台了对青年导演的资助计划,包括陆川、贾樟柯、宁浩等在内的16位青年导演将成为首批受资助对象。
    在资助形式上,除了为这些导演新创作的优秀剧本给予50万元的资金资助外,还将在剧本论证、影片发行等多方面给予政策支持。受资助的青年导演的年龄限度将降到40岁以下,同时,2007年的电影格局也将向开拓多样化创作、扶持和发展中小题材及中小成本影片转变和调整。
    这个消息在中国电影界乃至整个文化产业界都产生了不小的震动。广电总局的这一举措说明政府在扶持中国电影的发展方面日益到位,这对于长期困扰我国文化产业发展中政府的“越位”和“缺位”问题具有重要的示范意义。
    首先,这一政策的出台说明,一批长期以来游离于现行国家电影体制的青年导演开始被主流所包容,中国电影产业的管理机制日益灵活宽松。比如曾经的“地下导演”贾樟柯现在也已“重见阳光”,不仅拍出《三峡好人》这样的主流影片,而且开始受到政府的资助。
    作为最典型的文化创意产业,电影的繁荣高度依赖文化的多样性和创意的个性化,宽松灵活的管理机制有利于中国电影业乃至整个文化创意产业的繁荣。最近几年,中国电影的多元化趋势和电影市场的日益壮大已经很好地说明了这一点。
    其二,国家对于青年导演的资助体现了政府在适应市场经济发展方面的日益成熟。近两年来,《电影企业经营资格准入暂行规定》、《中外合资、合作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企业管理规定》以及《国务院关于非公有资本进入文化产业的若干决定》的先后发布,意味着中国电影业全面向社会资本开放。
    最近几年社会资本在中国电影投资中已经成为主力军,投资最大、票房收益最好的国产大片几乎都是社会资本的运作,这是市场机制发挥作用的结果。而对于青年导演的资助,恰恰需要政府有所作为,此举不仅有利于进一步培育电影市场,也是对市场失灵的有效弥补。
    在2006年中国电影市场上,尽管出现了青年导演宁浩执导的《疯狂石头》以300万元的小投资赢得2300万元票房收益的成功例子,但这是可遇不可求的个案。事实上,在电影资本市场和放映市场中,更多的青年导演得不到急需的投资,更多小制作的影片被排挤出主流院线。
    其三,在大片日益主导这个以眼球经济为特征的电影市场的时代,对于中小成本非主流商业电影的扶持有利于中国电影产业的健康发展和整体繁荣。
    如果把大投入、大制作的电影作为电影产业的超级队伍的话,那么众多具有鲜明艺术性、个性化的中小成本电影则是电影市场是否更精彩、更具竞争力的基础和环境。与商业大片相比,中小成本的电影往往更具个性色彩和探索性,有着商业大片不可替代的艺术与人文魅力,成为电影市场中最有活力、也充满传奇与惊喜的有机部分。
    中国电影市场要想健康发展,需要各种类型的影片共同繁荣,需要一个多样性共存的生态环境。

(作者为中央财经大学文化创意研究院执行院长)

  相关稿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