警惕地方兼并重组的不利因素
    2009-04-02    罗天昊    来源:第一财经日报

  在更广泛的领域内,由各地政府主导的兼并重组正如火如荼。

  地方政府主导兼并重组的初衷,本意在于一些行业面临普遍的经济危机时,为应付利润下滑、市场萎缩的困局而采取的权宜策略。其肩负着两大使命,一是提高行业集中度,形成行业规模,其二是提高行业利润,增加效益。当然,还有一个隐秘的使命,即保证行业不至于衰败,防止引起大规模失业。
  一些特殊的产业领域,其实几年前即逐步实行了地方政府主导下的产业集中。
  作为中国税利贡献最大的行业,烟草行业在2003年至今几年时间内,从185家地方烟草企业,变成了16个省级中烟公司,品牌由 1000多个减少到100余个,前10个品牌集中了整个行业37%的产值。在众多行业出现利润大幅衰退的形势下,烟草行业最近几年却增长迅猛,去年利润更近5000亿元,5年增长200%以上。
  在钢铁行业,几大钢铁行业跨省联盟,已成鼎立之势。随着几大“钢铁托拉斯”的兴起,行业亦相对集中。
  在航空、能源、煤炭、汽车等中国“贵族行业”,由政府主导的行业集中亦基本实现。
  地方政府主导的兼并重组有两个主要特点,其一是主要由地方政府推动,由权力强制而成;其二是大多数并非是竞争充分、利润低下的“草根行业”中形成,反而是集中在一些利润丰厚、进入门槛高的“贵族行业“形成,如钢铁、汽车、煤炭等重工业、能源产业。并且其背后东家几乎全部是各地国资委。
  不过,这种形式有天然的局限,长久而言,存在着隐忧。
  其一,地方相对集中,反造成了普遍的行业分散。在完成初步的行业集中之后,由于其背后的权力极限,却阻碍了其进一步的行业集中,最后形成一种地域性的“割据”与分散。
  其二,新的“国长民消”挤占民营企业空间,造成普遍低效。本次大规模的产业重组,客观造成了新的“国长民消”,一帆风顺时,国有企业与民营企业尚可以各安天命,一旦行业出现危机,地方政府天然偏向自己的嫡系。
  三,延缓产业结构转型进程,造成产业失衡。地方政府主导的兼并重组对于产业结构调整可能存在两方面不利。一是在工业体系内,这些“贵族产业”挤占了众多竞争性产业的空间。最近几年,中国工业体现有重工业化的倾向,一些大众消费、轻工产业萎缩,而重工业、能源资源产业比重上升,使整个工业结构失衡。钢铁和汽车等几大产业产值占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超过七成,占GDP的比重超过三成。而未来的地方兼并重组集中在这些行业,将更增加重工业化倾向。二是,整个工业占GDP比重将上升,服务业继续萎缩。

  相关稿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