倡设全球货币意在警示美国
    2009-03-27    史晨昱    来源:新京报

  G20峰会在即,美元价值却遭到前所未有的挑战。中国央行行长周小川23日发文,倡议将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的特别提款权(SDR),发展为超主权储备货币。奥巴马一改美国总统讲话不涉及汇率的惯例,24日做出实时回应,指美元目前格外强劲,没有必要建立全球货币(据《新京报》3月26日报道)。

  二战后,布雷顿森林体系确立了美元独霸的单一世界货币体系。之后,国际货币体系进入所谓牙买加体系,但并未根本消除布雷顿森林体系的弊端和缺陷。美元延续了国际货币中的领导地位,依然是全球范围内最普遍使用的计价尺度、交易手段和储备货币。日元在上世纪80年代的勃兴以及上世纪90年代末欧元的诞生都没有从根本上撼动美元本位制。在2007年底的全球外汇储备中,美元资产占64%,欧元资产占26%,日元资产仅占3%。
  在牙买加体系下,美国等主要国际货币国家通过汇率调整掌握着全球资源配置和国际竞争力调整的主动权;国际支付手段的供给由其货币政策和国际收支状况决定,而不按照国际经济基本面的客观需要提供相应的国际流动性。由于没有发行制约机制,美国也容易产生利用美元信誉的机会主义倾向,挟美元令各国,最终造成流动性全球泛滥。次贷危机的爆发使国际货币体系的内在缺陷和系统性风险暴露无遗。同时,随着金融危机逐渐向美国经济蔓延,支撑美元的实体根基也开始动摇。
  随着美国日前继续推出巨额定量宽松的货币政策,重新引发全球对美元印钞机失控的忧虑,美元指数从近87点的高位快速探低至82点附近,跌幅高达6%。国际货币体系“推倒重来”的呼声日益高涨。
  但是,全球经济走向全面复苏之前,动摇美元储备地位其实弊大于利。
  首先,由于利益纠葛复杂,国际社会难以对未来国际货币体系的发展方向和改革形式达成共识,“超主权储备货币”推行不易。
  其次,为治愈危机,美国势必利用美元的世界货币职能,通过超额发行美元来获得收益,并且世界吸收美元流动性的能力在衰减,为获得与原来相等的收益只能发行比原来更多的美元,美元地位不容有失;否则,各国目前坐拥庞大的美元资产,美元地位被撼动,必将导致美元暴跌,各国都要蒙受巨额亏损。
  经历30年的改革与开放,世界经济增长中的中国因素举足轻重。
  但是,中国的经济实力还没有达到“领军”建立一个新体制的水平。中国倡设全球货币,真实用意更多地在于警示美国,提醒美国如欲保持国际货币地位,必须在美元源头上有所节制,负责任地稳定美元汇率,保护别国资产。同时,实际上是向新兴经济体发出参与及推动国际货币体系改革的积极信号。
  下月即将召开的G20会议,其讨论的主要议题无疑是如何重构一个合理的货币金融体系,以更好地帮助全球经济摆脱衰退从而尽快走向复苏。
  希望本次会议能有两大成果。一是新兴经济体有望获得货币体系更多话语权,以建立美元发行的制约机制,推动国际储备货币逐步最终向一揽子货币为中心的方向完善,从根本上维护全球经济金融稳定。二是虽然新兴国家货币国际化进程还需要更长的等待,可先行推动人民币等有实力货币分担贸易定价的功能,扩大活动半径。

  相关稿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