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出钢材期货正当其时
    2009-02-12    张志伟    来源:证券日报

  近日,钢材期货的推出再次成为资本市场关注的焦点。这主要源于2月10日中国期货业协会对外公布了参与钢材期货分析师培训的名单,来自数十家期货公司的近500名工作人员,将参加在北京、上海和广州三地举办的培训。业内人士据此推断,钢材期货正快步向投资者走来。

  2008年12月,《国务院关于当前金融促进经济发展的若干意见》明确提出“尽快推出适应国民经济发展需要的钢材、稻谷等商品期货新品种”。此后,市场的期待逐渐升温。
  钢材期货对中国市场来说,并非新鲜事物,早在1993年至1994年,曾先后有6家交易所推出钢材期货交易。但当时期货市场处于初创阶段,缺乏统一法规和有效的监管措施,各个交易所为了抢占市场份额而放松监管,导致钢材期货投机过度,最终被关闭。
  而如今中国的期货行业今非昔比。目前,我国期货市场已进入规范发展阶段,成了一个完整的期货市场组织体系,培养和造就了一支期货理论研究和实际操作人才队伍,市场监管体系已比较完善,风险防范能力大大加强;期货市场发现价格、规避风险、稳定市场的功能已经得到了较为充分的发挥。尤其是上海期货交易所的铜、铝期货,为铜、铝生产及相关行业所广泛接受。因此,推出钢材期货时机比较成熟,此谓“知时节”。
  钢材期货谓之“好雨”,主要表现在其功能上。推出钢材期货,首先有利于提高我国钢材的国际定价权,使中国成为国际钢材定价中心,将能最大程度地维护我国的经济利益。几年来的铁矿石谈判结果表明,中国钢铁业虽然占据全球粗钢产量的1/3强,但远没有获得与此相对应的定价话语权。刚刚过去的2008年,钢铁市场价格经历了一轮大涨大跌的过程,中国钢铁业受到了极大冲击,由去年上半年盈利大幅增长突然转为第四季度全行业大幅亏损。这也说明定价权的丧失,会给产业发展造成不必要的伤害。
  中国钢材期货的推出与发展,不仅仅是为钢铁企业、钢材经销商与最终用户提供一个规避价格风险、套期保值的场所,更主要的是争夺定价权的有力武器,包括国际铁矿石市场的定价权。2008年我国粗钢产量约5亿吨,生铁4.75亿吨,是名符其实的钢铁生产大国,同时中国又是世界上主要的钢材消费与贸易大国。中国成为国际钢材定价中心,将不仅在钢材上具有定价权,在铁矿石的谈判中也将占据主动权和话语权。
  钢材期货的推出,还将有利于我国钢铁行业淘汰落后产能,优化产品结构,提高产业集中度。钢铁生产企业将利用期货信息合理调整销售和采购策略,流通企业和用户可以通过在期货市场上买入期货合约,锁定价格。另外,减缓钢材价格波动,还增强了政府宏观决策与调控的有效性。
  钢材期货此时推出,可谓“好雨知时节”,将对国内和国际钢铁行业产生深远而有益的影响。

  相关稿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