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周期眼界下的经济危机
    2009-02-05    刘正民    来源:21世纪经济报道

  不久前,美联储主席伯南克指出本次金融危机是由四个因素造成的:一个是承销证券标准的降低;宽松的信贷监管;复杂的金融工具以及对风险的低估。

  事实上,以上四个因素全都是流动性过剩引起的。但如果审视流动性过剩的全景,我们不妨借用康德拉季耶夫长波理论来观察。康德拉季耶夫是前苏联著名经济学家和统计学家,在大量实证研究的基础上确定资本主义经济存在周期性的长期波动,创立了长波理论。后来,研究者们又将上升期细分为增长期(春天)和衰退期(夏天),下降期细分为增长期(秋天)和衰退期(冬天)。这个长波理论在过去经历的两个衰退期(1930年代的大萧条和1970年代的滞涨)吸引了不少学者的注意,但随后又被主流经济学界忽略。
  那么这一轮流动性是怎么随着长周期的发展而泛滥的,又是怎么随着长周期的结束而消失的呢?上一轮长周期在1930年代进入冬天,即大萧条,并引发第二次世界大战。战后,世界经济进入本轮长周期,从二战结束后到1960年代中后期,上一轮周期后半开发出的大量生产技术(Mass Production)得到了广泛应用,高增长和温和通胀标志着战后恢复的黄金岁月。随后通货膨胀开始失去控制,全球资本主义经济在1970年代陷入滞涨。滞涨和一系列局部战争(越战、中东战争、阿富汗战争)是这个年代的特征。随着美联储为首的各国央行以经济严重衰退为代价强压下通胀,全球经济进入了秋天,又是一轮高增长期。“咆哮的80年代”像极了大萧条前的“咆哮的20年代”,股市连创新高,房地产价格持续攀升,私募股权投资杠杆收购占满头条。随后1990年代早期“没有就业的经济复苏”也似乎预示着全球经济进入冬天。可是,苏联东欧共产主义阵营的解体和中国、印度的改革开放向全球资本主义经济体释放出大量的劳动力,导致劳动力的相对价格巨降以及资本的相对价格急升,使得投资活动如同注入强心剂一般迅速复苏,并将秋天(1970年代末至80年代)发展出的信息技术提前进一步开发和大规模应用。可是这些新技术大大提高了生产率,却压抑了劳动者的薪酬,消费需求赶不上投资,使得这一轮经济发展(所谓的新经济)仅仅成为投资拉动投资的死循环而非投资拉动消费的有机增长。冬天还是在2000年纳斯达克泡沫崩溃后如期而至。可是,在前主席格林斯潘带领下的美联储史无前例地将目标利率降至1%,并维持在低位许久,硬是吹出一个房地产的大泡沫来支撑美国经济,无奈,形势比人强,今天,我们就这样不得不面对一个前所未有的新萧条。
  美联储自从雷曼破产后开始执行数量型的货币宽松政策(Quantitative Easing),短短几个月内将基础货币从9000亿美元扩张到2万多亿美元。可是以注入流动性来应对流动性不足的举措实在是治标不治本的消极疗法。流动性不足的根源在于资产价格贬值引发的信用危机,金融资产价格一日不止跌,金融机构在抵押物无法准确估值的情况下也很难大胆放贷。
  一个新的经济长周期需要的是大量资本存量的毁灭和大量富余劳动力。私人部门其实已经在看不见的手的指引下大规模裁员以及大量抛售金融资产。新一轮经济长周期的基础正在铸成,毕竟,冬天到了,春天还会远吗?

  相关稿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