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外并购仅有冲动是不够的
    2008-12-03    作者:邱林    来源:中华工商时报

  面对华尔街金融飓风中“刮来”的廉价油气资源,中国油气巨头选择了果断出手。继11月24日中石油与壳牌签订4000万吨LNG(液化天然气)购买合同后,中海油谈判伙伴道达尔11月26日对外宣称,双方即将签署LNG最终购销协议。而自11月28日重启的中俄250亿美元“贷款换石油”谈判,依然在北京进行。

  在目前金融危机和信贷紧缩未止的情况下,中国作为资本输出大国站出来雪中送炭,自然受到国际资本市场的欢迎。据汤姆森-路透统计显示:在并购领域,中国并购额在2008年前三季大幅增加了101.9%,达到1310亿美元,已超越2007年全年的水平。其中,资源领域的并购最为活跃,金额达到了389亿美元,占29%的市场份额。中国跨境并购达到688亿美元,创出新的年度纪录。
  的确,金融危机为国内企业提供了难得的抄底机会。然而,国内企业有多少能力和功力在全球资源市场上抄底。更让人担忧的是,在全球金融危机和经济处于衰退时,这些投资又将蒙受多少损失?有关专家提醒,在中国资金蜂拥而出的时刻,企业还需要保持冷静,跨国并购的目的不仅是生产、市场和资本的扩张,还是利润的扩张,这方面客观存在着政治、社会和文化等复杂的因素。
  以从今年10月起进行的中俄“贷款换石油”谈判为例。该项谈判启动仅仅两个多月,已是一波三折。据俄罗斯媒体11月13日报道,俄罗斯石油公司和石油管道运输公司已经同中国暂停了有关从中方获得250亿美元的贷款、建设东西伯利亚-太平洋石油管道并向中国供应原油的谈判。俄罗斯《生意人报》称,俄石油管道运输公司发言人证实:“工作组的工作暂停。”
  市场分析人士认为,俄方要求暂停谈判,可能与贷款利率和石油定价两个因素有关。据悉,该项谈判已恢复进行,但谈判结果还难以预测。此事让我们联想到2004年中石油竞购俄罗斯尤甘斯克石油天然气公司的失败。当年11月,当俄罗斯联邦财产基金会宣布拍卖尤甘斯克石油天然气公司76.79%的股份后,中石油递交竞标申请希望收购该公司部分股份。然而,俄罗斯总统府某官员在接受媒体时公开表示“俄方对此并不欢迎”,中石油后来只好出局。
  在对一些企业海外并购的观察,我们发现,这些企业往往缺乏明确战略,在并购时存在一时冲动的因素,没有针对东道国的法律、市场、环保等方面做足可行性研究和尽职调查,而这一点往往导致最终的并购失败。此外,国内企业在并购后的文化、人才整合方面的能力和意识也相对薄弱。由于并购前期战略不明确、期间准备不充分,后期整合经验欠缺,国内企业的海外并购案例成功率往往较低。
  应该看到,对于海外并购活动,每个时候都是有利有弊,特别是经济低迷时更是“双刃剑”,这个时候整合的成本低,但收购企业资源的整合力度会不足,因为大家不知道什么时候是底部,什么时候可以有信心,这与股市上的操作是一样的道理。现在国内企业争相进行海外投资,首先比的是毅力和耐心,最后才是水平。
  仅从“海外抄底”的角度来看,现在是个历史的契机,但对国内企业来说是不是这样,还不能妄下结论。问题在于,国内企业是否做好了准备。去年美国次贷危机刚刚显露苗头时,中国一些企业就已频频出海购买资产,一年之后反观,当时的举动失大于得。最典型的案例是,2007年6月,中投斥资30亿美元在黑石集团的首次公开募股中认购了9.3%的股份。半年过后,亏损超过20%。国家开发银行向巴克莱银行的投资,也已形成巨额亏损。中国部分买家在承受着一轮痛苦的煎熬。
  当前全球金融危机,在国际舞台上初显峥嵘的国内企业能否克制冲动,理性地审视危机,基于自身实力作出正确的海外并购决策,将是对国内企业的重大考验,也应该引起企业的反思。无论出于何种考虑,国内企业的海外并购之路不会平坦。国际并购的经验显示,60%的并购都曾以失败告终。显然,由于信息不对称和政治、社会和文化等因素上的差异,中国企业海外并购失败的可能性要远大于国内并购。当然,历史上成功的海外并购能够彰显出强大的互补优势,有助于本国企业尤其是后进国家发挥后发优势实现跨越式发展。

  相关稿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