启动内需应标本兼治
    2008-11-14    社论    来源:21世纪经济报道

  从最近陆续出台的数据看,我国经济的确出现了加速回落的态势。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增加值增速从3月份的17.8%一路回落到10月份的8.2%。出口增速从3月份的30.6%一路回落到10月份的19.2%;CPI增速从2月份的8.7%一路回落到10月份的4%。尽管固定资产投资的数据还没有公布,但是工业的数据看,投资应该不乐观。启动于2003年的本轮经济景气周期已经出现了明确的下滑拐点,这一点已成定论。

  在紧要关头,没有必要再去讨论或预测宏观数据的变化,目前最关键的问题是拿出对策,拿出思路。拉动经济增长的主要手段有投资、出口、消费三大块,到底应该先启动哪一块?
  国务院总理温家宝11月12日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为落实中央关于扩大内需,促进经济平稳较快增长的决策部署,会议研究决定四项实施措施,包括核准审批固定资产投资项目,决定提高部分产品出口退税率,调整部分产品出口关税等等。国务院在批准了2000多亿元投资项目的同时,再次上调出口退税率并调整部分产品出口关税。其思路十分清晰:消费是慢功夫,效果需要长期显现,不如投资和出口来得快。现在启动投资和出口,年底之前就可能见效。
  我们历来强调发展和改革两手都要硬。但是在实践中,往往是改革给发展让路。“十一五”规划明确提出“立足扩大国内需求推动发展,把扩大国内需求特别是消费需求作为最为基本立足点”。但是,三年过去了,启动内需的相关改革进展缓慢,一些还停留在口号层面。例如,到目前为止,教育体制改革刚刚开始做规划,医疗卫生体制改革还停留在征求意见阶段,相当一部分地区的社会保障体制还是县统筹、市统筹,没有实现省统,更谈不上全国统筹。刺激经济的政策已成定局,我们需要明确的是,在突如其来的经济形势变化面前,重新抓投资、促出口,尽管是为了短期的经济平稳运行,但我们也要防止其影响这些年我们在转变发展方式方面辛辛苦苦取得的成果。
  近年来我国经济调控存在的最大问题就是调控目标短期化,甚至是超短期化。中国是一个发展中国家,同时也是一个经济转型国家。经济平稳运行很重要,但是,支撑经济运行的体制环境更重要。我们不能一味地重短期、轻长远,重调控、轻改革。这考验着我们能不能平稳渡过未来可能到来的经济危机,也考验着我们对发展道路的选择。我们不仅需要挺过经济发展的紧要关头,更需要看得长远,需要真正走上科学发展的道路。
  世界金融危机对我国经济的影响将是一个持续的过程。短期内增加固定资产投资可以起到一些积极效果,但从中长期看,要在体制机制上下功夫。要围绕启动内需和转变发展方式,下决心推动一些涉及面宽、触及利益层次深、久议未决的改革,切实为扩大内需创造良好的体制环境。除日前中央部署的增值税转型、理顺成品油和天然气价格等重点改革任务以外,以下几项改革也迫在眉睫:
  首先,1994年财税体制改革为后来十几年的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了很好的体制保障,但是随着经济快速发展,问题也越来越多。如果现行财税体制不作大的调整,教育、医疗卫生、社会保障以及城市保障性住房等基本公共服务领域的改革就难于深入开展,这些问题直接影响居民消费预期,关系到扩大内需的政策效果。
  其次,上世纪80年代,美国取消或部分取消了航空、铁路、电信以及汽车运输、天然气领域的管制,促进了这些领域的大发展、大繁荣,成为上世纪90年代以来美国经济持续高速增长的主要原因之一。目前全国一年的投资盘子有15万亿,只依靠政府投资是远远不够的。当前国内流动性是充裕的,相当一部分资金找不到好的投资项目。要大力破除制约民间投资的制度性障碍,加快垄断行业改革,引导民间资本广泛进入石油、铁路、民航、金融以及民生、基础设施和生态环境建设领域。铁路体制到目前为止还没有实现政企分开,改革方案久议不决。危机关头,应破除一些利益集团的重重阻力,迅速推进,激发市场对铁路建设的投资热情。
  最后,去年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为13786元,农民人均纯收入只有4140元,如何让7亿农民迅速富裕起来,是启动国内消费需求的关键所在。在金融危机影响下,东部沿海地区一部分出口加工企业倒闭停产,大量的民工回到农村,形成了隐性失业。当务之急要按照十七届三中全会的精神,全面启动农村改革,提高农业生产组织化程度,健全农产品市场体系、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和国家农业支持保护体系,真正使农民成为启动内需的生力军。

  相关稿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