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尚未进入高增长高通胀时代
    2008-05-28    张立群    来源:中国证券报

    今年前4个月CPI涨幅达到8.2%,我国经济是否已经进入“高增长、高通胀”时代,今后会朝着什么方向运行?本报近期以系列笔谈的形式,邀请国内部分专家谈谈他们的观点。 

    作者认为,未来我国不会进入高增长、高通胀时代。因为我国实际经济增长率没有超过潜在经济增长率,因此不会发生高增长与高通胀并存的情况。同时,未来我国产品成本不会出现持续快速提高的态势。从长期来看,国际初级产品价格也不会持续上涨。在成本提高和市场竞争更加激烈的环境中,企业要对自身发展进行更为全面的谋划,这恰恰是我国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巨大动力。

    一、我国实际经济增长率低于潜在经济增长率

    从经济增长理论和实践看,高增长与高通胀并存的现象,只能发生在实际经济增长率高于潜在经济增长率的情况下,是经济增长水平超过了支持经济增长条件的表现。而在实际经济增长率低于潜在经济增长率的条件下,是不可能出现高增长与高通胀并存现象的。
    我国当前的实际经济增长率低于潜在经济增长率。对这一结论,需要做一些讨论。对于我国的潜在经济增长率,认识不同,从8%到9%以至10%以上。主要原因在于潜在经济增长率是变化的,决定经济增长潜力的诸要素是变化的。主要是决定供给潜力的要素,包括资金、技术、劳动力等。从这些要素条件看,我认为我国当前的潜在经济增长率至少应在12%以上。这是由于,2007年我国经济增长率达到11.9%,但仍然存在大量资金剩余(银行大量的存差、大量外汇储备等)、劳动力剩余(就业不充分仍然是最突出的社会问题之一)、技术供给潜力,如果考虑到国外技术和我国自主创新形成的重大核心技术供给条件,应该说也很大。综合以上供给潜力情况,可以认为我国潜在经济增长率至少在12%以上。
    表现潜在经济增长率在此水平以上的另一个重要根据,就是当经济增长率达到11.9%的时候,仍然出现了大量出超(2007年贸易顺差达到2600多亿美元),从国民经济核算角度看,这是社会总投资小于社会总储蓄的结果,是实际经济增长率低于潜在经济增长率的另一个证明。
    当然,对我国当前的潜在经济增长率还需要进行深入具体的分析,这一研究也在进行之中,但从决定潜在经济增长率的诸要素水平看,可以认为当前我国的实际经济增长率是低于潜在经济增长率的。其原因,主要是新一轮经济较快增长始终受到宏观调控的有效约束,没有出现快速持续升温的情况,其深层背景,则是资源环境的约束。
    以上讨论表明,我国潜在经济增长率水平较高,实际经济增长率没有超过潜在经济增长率,因此不会发生高增长与高通胀并存的情况。

    二、对成本推动要进行全面分析

    从不严格的表述出发,高的价格涨幅可以称之为高通胀。实际上经济学中讨论的通货膨胀,是指通货增加引起需求扩大,进而引起价格上涨这一完整过程,由于导致价格上涨,也可能是供给方面的原因,因此将价格上涨统称为通货膨胀是不严格的。而价格上涨从中长期看,主要决定于成本水平的变化。因为成本若得不到合理补偿,在中长期的发展过程中,一个产品的生产就会萎缩,供给就会减少,如果不能通过其他产品替代,则对这一产品的需求必然会拉动其价格上涨。这也是价值(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价格这一规律的具体表现之一。
    当前推动成本增加的因素确实很多,包括工资成本的增加、原材料成本的增加(包括国内和国际两个方面)、资源环境成本的增加等等。而成本增加必然会推动价格水平提高。需要注意的是,对成本变化必须进行全面分析。在看到成本增加因素的同时,也要对成本下降的因素进行充分考虑。前面分析表明,当实际经济增长率低于潜在经济增长率时,市场将呈现供大于求的格局,竞争普遍而激烈,这实际也是近年来我国大多数产品在国内外市场面对的一个基本情况。竞争导致的一类重要活动,就是企业在成本管理和技术革新两个方面的努力。因为在竞争中要占据有利地位,第一要使产品具备较好的价格竞争优势,第二要使产品具备较好的质量、性能竞争优势。而达到这一目标,就必须努力降低成本,包括加强成本管理,努力降低消耗和投入,杜绝跑冒滴漏,提高劳动生产率等。这些努力会导致降低成本因素的发展,对竞争导致的成本降低因素,我们也绝对不能低估。
    1995年以后,随着国内市场供求关系的变化,服装、轻纺、家电等劳动密集型产业不断降低价格。2001年以后,又面临了原材料成本不断提高的冲击,但其价格继续保持降低趋势,一个重要原因,就是竞争导致的成本降低因素支持了这些产业的持续发展。应该看到,我国的经济发展方式还是粗放型特征比较突出,与发达国家比较,我国在降低投入,降低消耗方面潜力仍然十分巨大;另一方面,由于劳动力价格便宜,我国产业以劳动替代资金技术的现象还比较普遍,劳动生产率提高的潜力、资金技术替代劳动力的潜力也非常大。通过竞争,充分发挥这些潜力,就会带来巨大的成本降低效果。
    当然也要注意到,对于农业生产来说,成本降低的潜力相对较小。但农业生产向专业化、产业化、机械化等方面的发展,也蕴含了一定的劳动生产率提高的潜力,蕴含了一定的降低成本的潜力。同时,从农业与工业、服务业等非农产业比较劳动生产率的差异看,农业是弱质产业,而且需求刚性很大,产品不可替代。因此对农业生产成本必须考虑充分补偿。因此从较长时期看,农产品价格将呈现持续温和提高的态势。
    综合以上分析,在推动成本增加和导致成本降低两类因素的共同作用下,未来我国产品成本不会出现持续快速提高的态势,更不会推动产品价格持续高涨。

    三、长期看,国际初级产品价格不会持续上涨

    要全面认识价格的作用。价格上涨一方面会刺激相关供给增加,而国际初级产品供给增加的潜力十分巨大,必然会在价格调节下不断释放出来;另一方面价格上涨也会抑制对相关产品的需求,推动技术进步和产品替代。在这些因素共同作用下,价格不可能持续上涨。
    另外,我国食品供求可以立足国内进行平衡,基本生活品受国际市场影响不大,这是稳定价格的基础。
    综合分析,我认为未来我国不会进入高增长、高通胀时代。但需要注意的是,由于诸多国内外因素的影响,企业的生存环境将变得更加严峻,在成本提高和市场竞争更加激烈的环境中,企业要对自身发展进行更为全面的谋划,投入更大努力。而这也恰恰是我国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巨大动力。

  相关稿件
· 美林:通胀将迫使海合会国家放弃盯住美元政策 2008-05-28
· 通胀已取代次贷成市场头号大敌 2008-05-27
· 苏宁:地震后不会出现恶性通胀 2008-05-23
· 剖析成因 理性看待全球性通胀 2008-05-21
· 期待对抗通胀手段多样化 2008-05-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