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信证券“逃劫”的启示
    2008-03-28    郭凤霞    来源:上海证券报

    美国第五大投资银行贝尔斯登被摩根大通低价收购的事件,最近成为全球舆论风暴的中心,几乎每天都有各种消息传来,从2美元/股收购价被提高到10美元/股,从600名员工被解雇,到400名股东同摩根大通CEO强烈交涉……像好莱钨大片一样悬念迭起。当然,在我们这儿,人们最关心的还是曾经想与贝尔斯登“牵手”的中信证券。

    根据中信证券与贝尔斯登去年11月2日签署的战略合作计划,中信证券将以10亿美元的价格买下对方9.9%的股份,价格差不多达到100多美元一股。仅仅相隔数月,贝尔斯登因旗下两家对冲基金前期倒闭出现了大量挤兑,捱到今年3月16日被吸干最后一滴血的关键时刻,美联储为避免挤兑现象蔓延到整个华尔街,决定出手相救,但开给贝尔斯登的药方却是,“要么申请破产,要么接受两美元一股的收购价格”。在这场危机中,中信证券由于向监管部门提交的尽职报告尚未完成,所以合作计划并未正式执行。
    事情虽然过去了,教训却是深刻的。中信证券逃过了一劫,但目前还有不少正在准备或已经试水国际资本市场的企业,是否也会碰到同样的问题呢,现在还是个未知数?因此反思中信证券的“逃劫”,会给我们不少有益的启示。
    其一,不要贸然出击。宁慢一分,不抢三秒。借这个交通常识来比喻再合适不过了,特别是在路况复杂的时候,多设一些路障是必要的,监管的作用在这关键的时刻就凸现出来了。次贷危机自去年下半年集中爆发以来,给美国为首的许多国家的金融机构造成了巨额亏损,到目前为止还远未见底,从前几波金融风暴来袭分析,一波比一波更为凶险,一个比一个更为严重,在险象丛生、底部不明的时候,中国企业就贸然前往“抄底”,是很容易受伤的。特别是在处于次贷漩涡中心的美国,还有多少黑洞张开大嘴准备吞噬一切到手的猎物,谁都不知道。中信证券此次差点掉入陷阱,就很能说明问题。
    其二,不要以为外国人的钱好赚。中国社科院世界经济与政治研究所所长余永定去年曾说过一句警言,“想赚外国人的钱,谈何容易?”今天看来,这句话颇有几分道理。何谓“谈何容易”?理由有三:基本功不足,中国的交易员们连最基本的语言关都还过不了;竞争规则是人家设计的,胜权操控在人家手上,连日本人在国际金融市场上行走几十年都依然被打得落花流水;螳螂捕蝉,黄雀在后,中国1.4万亿美元的外汇储备是国际资本梦寐以求的捕猎对象。因而,在这种情况下,要想学会到发达国家资本市场上去打拼,恐怕先要学好如何保护自己。
    其三,不要忘记血的教训。远的有中航油总经理陈久霖,在新加坡呆了六七年,就以为拥有国际资本市场丰富经验,竟然以豪赌金融衍生品来做大做强企业,最后造成巨额亏损,直到前不久公司才刚刚替他还清债务。近在眼前的,还有精明无比的西方人士,也同样掉进万劫不复的陷阱里。英国富豪约瑟夫·刘易斯,据说身家有25亿美元,他从去年7月份开始投资贝尔斯登,短短半年多,在不同点位先后不断加仓,共投入12.6亿美元,持有1214万股,平均成本价为103.89美元。现在摩根大通即使以10美元/股的收购价成交,刘易斯的个人财产至少也要缩水一多半。这样惨重的代价,实在让人唏嘘不已。
    其四,不要轻忽对股东的承诺。发展是硬道理,对一个正在成长中的企业尤其重要。在中国融入全球化的过程中,中国企业走向世界是必由之路,也是不可逆转的事实。关键是要做到“情况明,决心大”,情况明是一切决策的基础,只有对次贷危机的影响和国际资本市场前景多做调查研究,认真听取来自各方面的意见,包括来自中小股东的意见,吸收其中合理的部分。运筹帷幄要本着对股东负责的精神,决策千里要有利于企业发展。只有上下同心,才能做到“其利断金”。如果相反,仅仅把上市公司当作完成自我扩张欲望的提款机,最后必然是搬起石头砸了自己的脚。
    中信证券“逃劫”成功,很大程度上是一种侥幸。接下来能不能都逃过去就很难说了,当然,交掉一定的学费还是必要的,但至少不希望再看到像陈久霖这种拿股东的钱去豪赌的事再度发生了。

  相关稿件
· 中信证券表示:尚未与贝尔斯登签署正式协议 2008-03-17
· 中信证券:证监会没有澄清什么 谈不上救市 2008-02-27
· 中行与中信证券签订《联合营销合作协议》 2007-08-23
· 中信证券引领普涨格局 券商概念股能走多远 2007-08-15
· 中信证券公告:欲增持华夏基金3.55%股权 2007-01-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