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对由于大量出口给国内粮食供应带来的压力,日前,财政部和国家税务总局联合公布,将从12月20日起取消小麦、稻谷、大米、玉米、大豆等原粮及其制粉的出口退税,共涉及84个税则。(12月18日《新京报》)
统计显示,今年我国11月份CPI同比涨幅达到6.9%,已经接近1996年底的水平,其中粮食价格上涨6.6%。显然,有关部门之所以取消粮食出口退税,是迫不得已的应急之策,这将有效保证国内市场的粮食供应,有望缓解通胀压力。 但是,取消粮食出口退税这样的办法只能是短期救急的措施之一,不能真正有效解决粮价上涨压力,如果配套措施跟不上有可能适得其反。因为稳定粮价的核心在于稳定民心,而取消粮食出口退税只能稳定食粮者的心,却不能稳定种粮者的心。粮食种植面积和种植品种的最终决定权在农民那儿,农民决定粮食供应量,而影响农民种多少和种什么的决定因素有两个:一是种植成本,二是粮食价格。 笔者认为,在推行取消粮食出口退税办法的同时,要保护好农民的利益,要稳定好农民的信心,因为农民是粮食出口的主要受益者之一。不能因为一系列抑制粮价的政策而让农民受到丁点伤害,尤其是粮食主产区那些希望从出口中获得更多收益的农民。相关部门要做好他们的思想工作和利益保障工作,不能让他们种粮的信心有丝毫动摇。取消农业税和实行种粮补贴等惠农政策给农民带来的种粮积极性,需要进一步巩固。 目前,大部分粮食产区还是靠天吃饭,这增加了农民种粮的风险性。在这样的情况下,如果粮食价格再受到抑制,必然挫伤农民种粮积极性。近年来粮价的逐步回升增强了农民的信心。如果取消粮食出口退税只是短期行为,则不会对农民造成多大影响,如果此举无限期延长,政府就要考虑进一步补贴农民了。其次,农资价格快速上涨在增加农民种粮的成本。比如,云南上半年农资价格与去年同期比上涨4.1%,涨幅高于去年同期1.4个百分点;今年2月份,甘肃农资价格总水平与去年同期相比上涨6.6%,涨势强劲。对此,有人甚至认为,农资价格快速上涨使国家取消农业税和实行种粮补贴的惠农政策被抵消殆尽。如果种粮成本上涨而粮价不涨,那么农民种粮的底气何来? 因此,要想稳定粮价必须要从稳固民心开始,如果食粮者对粮价上涨不惊慌,则国内粮食需求稳定,粮价就不会出现大波动;如果种粮者因为政府惠农政策到位、种粮收益有保障,则供应稳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