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一些常识性的问题,比如说永动机是否能造出、能量是否守恒,如果还要陷入喋喋不休的争论,一定会造成整个社会的资源内耗。 最近的新闻中,也不难发现争议导致资源内耗的例子。比如说针对方便面集体涨价一事,消费者协会等团体表示抗议,认为厂商涉嫌“价格垄断”;再比如说,针对7月28日中国快餐业联盟召集20多家中式快餐企业高层召开行业性涨价事宜,中国快餐委员会认为此举不排除有行业垄断的嫌疑(7月31日《中国证券报》报道)。
为什么说这些争议是资源内耗?因为方便面行业也好,快餐行业也好,根本就不存在垄断,更不具备垄断行业的典型特征。这时候去争议其中的垄断行为,不是无的放矢、资源内耗又是什么? 尽管学界对“垄断”一词没有公认、统一的概念,但对“垄断”特征的认定,却几乎是一致、趋同的:该行业存在进入退出壁垒(主要是进入壁垒),具体表现在一家企业独占各种资源、政府勾结少数企业进行排他性生产和某些企业凭借绝对的成本优势、技术优势排挤其它企业的“进场”。 比如铁路、石油、烟草和电信等行业,因为存在上述垄断特征中的一种或几种,所以可以认定为垄断行业。至于方便面行业、快餐行业,面粉、谷物、蔬菜等原材料被垄断了吗?没有;政府勾结了其中的某些企业,不让其他潜在企业进入、排斥性生产了吗?没有;哪家企业能凭借自己的成本优势、技术优势,排挤其它企业的进场了吗?也没有。三个典型的垄断特征,一个都不具备,谈何垄断? 在全国上下物价一片上涨声中(尤其是基础材料、原材料价格上涨),将方便面和快餐行业的集体涨价认定为“垄断”,笔者认为贻害无穷: 首先,某些团体可能假借“为民生利益”旗号,做秀或谋求私利。中国快餐委员会反对中国快餐业联盟召开行业性涨价会议,理由是“中国快餐业联盟并无资格出具行业涨价的指导意见”。笔者疑惑的是,在竞争已经相当激烈、充分的中国快餐业,中国快餐委员会为什么对一个不具资格主体推出的“行业涨价指导意见”,竟会如此大动肝火?要知道,“指导意见”并不具备强制力,是否有效、能否长远还要打个大问号。 其次,某些团体剑指方便面、快餐行业“垄断”,可能会给相关部门带去压力,进而出现公权力干预市场和扭曲市场的行为。这种行为带来的后果极坏:如果政府对原本不存在垄断行为的自由竞争市场横加干涉,将会人为造成价格偏离供求关系,让供求与市场进一步脱节。从长远来看,政府干预不仅无助于稳定/降低价格,反而会造成物价飙升。 再次,某些团体无视基本常识、动辄提垄断,容易蛊惑人心,不利于经济学常识的传播,也容易激化社会矛盾。这些团体认定方便面、快餐业“垄断”的标准就是“集体涨价”,可他们为什么不对近几个月来全国各地的猪肉价格飞升也来个“垄断”认定?猪肉价格“集体上涨”,莫非是养猪的农民也搞了“垄断”不成? 真正的垄断危害极大,损害了方方面面的利益,我们当然要反、彻底地反。只是,我们认定“垄断”需要靠常识靠规律,而不是站在狭隘的利益角度、拍脑袋想出来的。像动辄提垄断等根本就不需要的争议,只会带来资源内耗、遮蔽很多我们亟需反思和解决的问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