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
|
|
前不久,作家冯骥才到苏州办了一场画展,数百万元售画款全部捐出用以抢救民间文化遗产。深圳万科董事长王石,当场拿出60万元购买了画作,并再次以一句“阳光下获取利润,感恩心回报社会”赢得阵阵掌声。 对于冯骥才,文化界一直褒奖有加。这位以精卫为偶像的大个子作家,举办这样的画展已有三年,标杆作用不言而喻。有记者为其画作的散佚惋惜,他意味深长地说:我还有很多优美的画作藏在心里。可见,这种人的“内在价值”,远非胡润富豪榜上那些天天忙于讲学、出镜,或者热衷飙车、作秀的所谓“富豪作家”们可以相比。当然,这是题外话。 我们要说的是王石。对这位放弃了许多机会、长期热衷慈善事业的大老板,企业界一直褒贬不一。有人说,他的身家早该上亿了,可他自己却说只有600万元,蒙谁呢?也有人说,一年当中有三分之一的时间去周览列国、四处玩乐,典型的不务正业!当然,更多的人从万科一年捐出善款数百万元、捐助环保上千万元一事中发出感慨,认为这是个有一定胸怀的企业。笔者认为,真诚也好,作秀也罢,这样的表现,客观上确实充实了现代企业家的精神内核,丰富了企业公民的道义结构,体现了一个企业应有的社会责任,所以总体上说,为企业家挣足了面子。 我们知道,资本是有劣根性的。其表现就是贪婪、逐利,就是“从头到脚每个毛孔都滴着血和肮脏的东西”。限制资本的劣根性,一是要靠制度的约束与引导,二是要靠企业的道德觉醒。反过来说,有了法律和道德的约束,资本才会少点“邪气”,多点正义。这样的资本多了,企业人格才不至于萎靡,企业形象才会具有一种健康的张力。所以,企业家们应该与王石走在同样一条路上——一条既会挣钱又有一定社会担当的自我完善的路上。 当然,不能说捐了点钱,做了点慈善事,企业人格就完美了。企业人格的塑造是一项综合工程,需要有多方面的促成因素,比如遵纪守法、诚信经营、消除垄断、节能减排等。但是,如果企业通过捐钱、做些慈善事,进而始终把社会责任放在肩头,这样的人格就用不着我们多说什么了。 目前,能够为社会捐些财物的企业,在中国占不到总数的1%。而在美国,则占50%以上。美国人均每年捐款高达3800多元人民币,我们则不到一元钱。这是为什么呢?这里有一种宗教的原始召唤力,也有一种制度的引导功效。美国钢铁巨头卡耐基就说过:“拥巨富而死者以耻辱终”。与此同时,美国人不仅从税收上限制富豪后代的遗产继承,让捐款抵消税款,使慈善基金会获得高回报,而且在管理上让捐献者家庭成员参与了善款的管理,并让捐赠者在有生之年获得定期回报,从而消除了后顾之忧。 反观我们,社会转型期的主客观条件,使企业慈善行为的道德觉醒和制度引导都受到了限制。特别是在制度上,慈善组织的进入门槛过高,评估与管理手段落后,税收激励远远没有到位,捐款使用的监督和管理薄弱,都严重阻碍了慈善事业的发展。作为一种社会财富再分配的重要形式,慈善事业没有理由总在踽踽独行。 但愿王石的同路人能够越来越多,为了人格少一份颓废,也为了社会多一份和谐。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