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查违规资金不必选在股指高位时
    2007-06-21    作者:皮海洲    来源:每日经济新闻
  银行业清查违规资金入市一事在经过了N次打雷之后,终于在6月18日下起阵雨。当天,中国银监会宣布,银监会决定对被企业挪用信贷资金的8家银行分支机构进行行政处罚。其中,对交通银行北京分行和北京银行等2家机构将给予罚款和其他行政处罚,对招商银行、中国工商银行、中国银行、兴业银行、中信银行和深圳发展银行等6家银行驻上海部分分支机构罚款、暂停部分业务和拟取消高管任职资格的处罚。而这一天的大盘收在了4200点之上。
  市场自然把这一举措视为政策给股市降温的信号。
  一来是因为目前大盘所处的4200点区域非常敏感。因为“5·30”暴跌前,当时的大盘就处在4000点之上的区域。当时证监会两次发出“买者自负”的风险提示性信号,银行方面还非常罕见地打出了宏观调控的“组合拳”。最后是财政部在5月29日的深夜作出上调证券交易印花税的决定,股指因此而暴跌900多点。
  二来管理层在调控股市之时,差不多每一次都要动用“清查违规资金入市”这根皮鞭来抽打股市。最明显的一次就表现在今年一月末、二月初的股市挤泡沫之时,当时股指逼近3000点这一当时的股市高位,市场上泡沫争论正浓。当时严查违规资金进入股市,就是空头一个最有力的武器,一份名为《关于进一步防范银行业金融机构与证券公司业务往来相关风险的通知》在市场上广为流传。所以,当这一次银监会终于向被企业挪用信贷资金炒股、炒房的8家银行分支机构进行行政处罚时,投资者自然会联想到这是管理层给股市降温的一个信号。
  对资金活动进行监管,是银行业很正常的一项日常监管工作。作为银行资金来说,如果是违规入市炒股,当然应该予以查处,并且是发现一起,查处一起,决不能姑息养奸。但银行业这种正常的日常监管工作,却被紧紧地与股市的调控联系在了一起,甚至每当股指处于一个高位时,总有人会拿出“清查违规资金入市”的皮鞭来把股市抽打一番,这就让人匪夷所思了。这实际上是对银行监管的一种误导,仿佛银行对违规资金入市的监管只限于股指走高后,是与股市风险的大小紧密联系的:股市风险较小时,银行就可以放任违规资金入市了。这显然不是银行监管的真实意图。
  不仅如此,清查违规资金入市问题每每安排在股指高位时推出,对有关的当事人来说也是一种误导。银行方面会误以为只是股市风险太大时,清查违规资金入市问题才会被提及,因而在股市风险不大时,往往就对违规资金入市问题睁一只眼闭一只眼。而贷款人同样会产生类似错觉。
  更重要的是,这种做法显然不利于股市健康发展,是股市人治而不是法治的一种表现。中国股市发展到今天,需要倡导的是市场化,把股市的事情交给市场来解决,交给股市自身来解决。
  相关稿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