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能源“红五月”:欣喜背后的隐忧
    2007-05-29    汪藜    来源:经济参考报
  2007年的5月,堪称我国能源界的“红五月”。从东部到西部,油气资源勘探捷报频传,好事连连。
  先是5月7日,中石油在东部渤海湾地区发现了储量达10亿吨的大油田——冀东南堡油田的消息让所有中国人欢欣鼓舞;随后的5月23日,西部地区最大的油田——克拉玛依油田在天然气勘探中传出捷报,该油田所辖的玛河气田经地震勘探结果表明总储量近300亿立方米,是目前克拉玛依油田发现的最大整装气田;三天后的5月26日,四川省政府也发布了一个令业界更为振奋的消息,四川盆地天然气富集区达州市发现特大天然气田,天然气资源量达3.8万亿立方米,探明可采储量达6000亿立方米以上……
  与此同时,笔者还注意到这样一组消息:在中石油向外界宣布10亿吨油田大发现的之后不久,一个个关于建设石油炼化项目的宏伟设想随即浮出水面;而在四川省宣布发现达州特大天然气田的同时,达州市立即举行天然气能源化工产业推介会,宣布将依托这一6000亿立方米的天然气探明可采储量,建设“中国西部天然气能源化工基地”,达州市领导甚至颇为激动地表示:“中石油、中石化公司对达州市天然气资源开发正在大规模推进。”
  不可否认,接二连三的“特大型”油气田的发现,无疑将大大缓解我国能源短缺的压力,确实是振奋人心的大好事。然而,如果伴随着油气资源的一个个新发现,是一系列“竭泽而渔”式的大开采,却不能不引起笔者的担忧。
  首先,对于我国能源供求的现状,我们必须有一个清醒的认识。对于国内经济发展中能源需求的巨大胃口而言,以上油气资源的大发现,并不能从根本上缓解国内油气资源短缺的现状。比如,10亿吨石油储量即使按照80%的采收率计算,南堡油田仅能维持中国两年左右的石油需求量、或者五年的原油进口需求,更何况我国目前的石油采收率最高也不过60%。因此,中国能源紧张、短缺的趋势并不会因为大油田的发现得到有效解决,能源对进口的依赖日益加剧的趋势也不会因此扭转。
  其次,油气资源作为不可再生能源,其不仅仅具有商业开发价值,还有着事关国家能源安全的战略意义。我国是世界石油进口大国,而且天然气进口量也在日益增加。在当前国际社会围绕油气资源的争夺战不断升级的大背景下,要保证国家能源供应安全,加大油气资源储备势在必行,如此竭泽而渔式的大开采显然并不可取。
  因此,面对“红五月”一系列油气资源的大发现,我们在欣喜之余,有理由保持一份理性和清醒。在国内外能源形势日趋严峻的情势下,新发现的油气资源是储备还是开发?如何开发?怎样做到把眼前利益与长远利益结合起来合理开发?这是一个更为重要的课题。
  从国家能源安全的角度考量,笔者以为,一方面,我们的政府决策者及油气生产企业一定高屋建瓴地要站在可持续发展的角度,认识新发现油气资源的战略价值,做到“科学规划,合理开采”;另一方面,广大消费者也要站在全局视角,全面认识新发现油气资源的不可再生性和有限性,从自身做起,从眼下着手,节约能源,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做到“开源”与“节流”并重,甚或是“节流”更重于“开源”,我国能源供应的紧张局面才能得以真正改观。
  相关稿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