乱局中油价变数多
    2007-04-12    顾玉清    来源:《人民日报》(2007-04-12 第07版)

  伊朗核危机至今尚未解套,“英国水兵事件”插曲戏剧性收场,美国航母群在海湾游弋……海湾“石油宝库”周围风云诡谲。国际社会除了非常担忧弦上的“箭”之外,对这一敏感地区的敏感石油价格也给予了特别关注。
  自2006年8月以来,国际原油价格一改持续上涨的势头,在快要接近每桶80美元高价时开始回落。从去年7月14日到今年1月18日,美国西得克萨斯轻质原油期货价格从每桶78.4美元下跌至每桶49.9美元,短短半年时间,每桶价格下挫28.5美元,跌幅高达36.4%。此后,由于中东局势持续动荡不定,投机者为规避风险捞油获利后随时大量回吐,致使油价一直在忽上忽下的波动中“碎步”向前。
  最近美国可能空袭伊朗的各种传闻,让处于高位调整区间的油价再度有些发烧,价格重上每桶65美元,4月2日纽约轻质原油期货价格达到每桶65.94美元,英国布伦特原油期货价格每桶上升到68.74美元。5日欧佩克11种市场监督原油一揽子平均价上升到每桶63.97美元,成为今年初以来欧佩克原油最高日均价。尽管9日油价又突然下跌,但并不能改变其抬头的风向。
  受诸多因素影响,国际油价之脉难号。2006年,油价运行于每桶60美元至80美元之间,年均价超过每桶66美元。对于2007年的油价走势,国际上众说纷纭。考虑到今年世界经济增长可能有所放缓,原油需求会相应减弱的迹象,世界银行和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均预测,今年的油价将下滑至每桶50多美元。而国际能源机构则表示,今年油价将稳定在每桶65美元左右。美国华尔街的分析家根据地缘政治风险做出的大胆判断认为,2007年的油价可能突破100美元一桶的关口。真可谓“仁者见仁,智者见智”。
  当然,油价的狂涨和暴跌都不符合石油生产国和消费国的长远利益,各方都希望油价能稳定在一个合理的价位上。一方面,油价升得过高不仅会引发非欧佩克产油国参与其中,拧开石油阀门加紧生产,造成石油市场行情更加混乱,而且还会对世界经济发展产生消极影响。另一方面,与过去不同的是,国际油价已经难回“廉价时代”。这主要在于,石油是一种非再生能源,全球需求在增多,储量却在减少;剩余产能较低且炼油能力的瓶颈状况没有得到根本性改观;特别是,占全世界石油产量40%的“超重量级巨头”欧佩克,在笑收高油价带来的滚滚石油美元后,不会对油价的跌势坐视不管。据说,欧佩克对原油出口的心理价位是每桶不低于60美元。倘若油价跌破其心理底线,欧佩克就会合力救市。面对今年油价出现的大幅度下跌,欧佩克已两次采取减产行动,日减产量达到170万桶。
  不管怎样,只要战乱、动荡、恐慌伴随着石油走,那油价就会飘忽不定。更何况世界石油市场供求平衡的基础本来就比较脆弱,任何外界的风吹草动都可能掀起波澜。海湾形势的变数很大,特别是因伊朗和美国针锋相对的一次次过招而变得变幻莫测,双方一旦动起手来,到时候油价或许如一匹脱缰的马,说它“恐惧溢价”也好,“投机溢价”也罢,冲向高点也就在所难免了。

  相关稿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