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
|
|
相较于一些民生倾向的提案,两会期间的有些提案和有些声音更容易成为舆论的焦点,譬如3月8日《重庆商报》消息说:全国人大代表刘明华建议,中国的汉服体现了中国文化与人为善、人与自然和谐,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服饰的标志,中国应重视汉服复兴,首先应在中国三大学位授予时穿汉服系列的中国式学位服。
比照此前浙江人大代表范谊用近8000字的长文《关于废除高考,创新高校招生制度的建议》呼吁:高考制度已经成为我国再也承受不起的社会灾难,必须废之而后快;吴敬琏老先生“春运票价不上浮不符市场规律”等论断,今年的两会很是多姿多彩。言论的多元是政治民主的彰显,原本不仅不应诟病更应鼓掌,也因此在这些“独立声音”一露面、在一片骂声之后立刻就是“价值多元”的“纠偏”跟进,以专业学科话语来试图让老百姓的“简单逻辑”醍醐灌顶。这种对“质疑”的“再认识”乍看起来的确有利于两会广开言路,但问题是再如何引人注目的“独立声音”,挤占在两会舆论的宝贵空间里,以闲暇安逸的姿态图个眼球效应,而不能真正解决当下的民生之困社会之惑,这到底是真民主还是浪费资源呢?这个问题不妨换一个更直接的问法:两会上需要晾晒的是“独立声音”还是“公意声音”? 塞缪尔·亨廷顿有句名言:首要问题不是自由,而是建立合法的公共秩序;人类可以无自由而有秩序,但不能无秩序而有自由。两会上这些“独立声音”不能简单用“能否言论”的简单公民权益角度来考量,而应该放在公共秩序的背景下,考量其是否适合放在两会语境下来“晾晒”——这才是问题的关键。譬如汉服,当然未必是个伪命题,争论或坚持都有道理,但作为人大代表把宝贵的提案资源投射在“要不要复兴汉服”上,就要经得起他权力来源的拷问:这个提案是不是人民的“公意”?毕竟,民主选举出的代表有责任和义务为选民代言,任何正确的自说自话都是对责任和义务的规避;再譬如高考的存废之争,有科举制以来“考试选拔”就是个二难选题,可预期的是这个提案于当下是找不到行而下的定论出口的;吴敬琏老先生“春运票价不上浮不符市场规律论”也许确有学术道理,但问题是老百姓对两会的价值期待在于破题而不是出题……于一个社会而言,值得争论和反思的命题从宏观到微观可谓不胜枚举,但“两会”毕竟不是学术场,更不是斗秀场,我们不能要求所有的声音都具体而微解构民生细节,但两会的声音应该更多承载起民生期待、大众情怀。 一边倒的声音未必是好事,但过于脱离“公意”的“代表发言”和“委员见解”似乎也未必值得喝彩。温总理倡导“多听、少说、负责”,这不仅是民主意识问题,也是民主能力和民主质量的问题。冀望我们的两会,还是少一些小众的“独立声音‘、多一些深切的“公意声音”吧。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