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过《海底捞你学不会》的黄铁鹰又出书了。严格地说,《褚橙你也学不会》几乎不能算是一本“书”,若撇开柳传志、任志强等的深度点评,90余页正文,比一本小册子厚重不多;也称不上是一部“大作”,点评实在,说理浅显,没有一般管理学著作的深沉艰涩;更谈不上“时尚”,在“风口”、互联网+、人工智能、大众创新等热词高频出现的当下,这本书就像一介布衣,平淡而认真地讲述着一个成功者的真实故事……黄铁鹰略去一位传奇者跌宕起伏的人生,只截取其最具华彩而有质感的部分,将褚时健75岁之后17年间对创业、创新、管理、渠道、质量等的实践和思考总结升华,不华丽耀眼,却朴实隽永。
关于褚时健种橙,算不上家喻户晓,也流传甚广,相关书籍亦有多种。然而,似乎所有对“褚橙”描述的兴趣点都流连在褚时健几起几落的罕见经历,种橙成了背景。褚橙的标签化,使想探究“褚橙”成功机理的有心人敬而远之,生怕玷污褚老的心血和初心。当王石建议黄铁鹰关注褚橙案例时,黄说:“要研究褚时健的一生……这超出了我能力范围。另外,研究他如何成为烟草大王,又如何入狱,因为有太多人写,我也不愿涉及。但他75岁出狱后开始种橙子,10年后又傲视同行。这个案例,我绝对有兴趣。”这段回答,为《褚橙你也学不会》的写作,奠定了朴素而认真的基调。作者不为猎奇,而是要解剖褚橙现象,找出富有启发性的真金白银。
《褚橙你也学不会》是一部亲力亲为,用事实说话的真诚之作。作者带你走进哀牢山,走进从弱小到强大的橙园,走进褚式农业工厂化管理,也走进褚老的内心世界和生活氛围。褚时健的晚年创业确有“你学不会”的机缘和机遇。一如作者所说:“研究一个企业成功的原因,远比研究一个企业失败的原因要复杂。”当褚时健出狱后心有不甘时,恰巧新平县一家国营农场破产,而农场正好有3000多棵冰糖橙树,这无意间帮褚时健选择了再创业的方向;种橙需要资金,昔日朋友资助缓解了压力;橙子销路不畅,旧时伙伴出手分担了风险;哀牢山得天独厚的气候条件,给冰糖橙提供了适宜的生长环境……“天时、地利、人和”这些似乎无法复制。但是,真正让褚橙名冠全国的,则是褚时健在实践中摸索出的一套令人信服的管理文化,核心是“认真”。
云南玉溪大营街党总支书记任新民与褚时健情同父子,被问及褚时健为什么比同行做得好时说:“我就没看到像他那么认真的人。他太认真,真是认真。”褚时健的认真已经成为气质,“认真”敦促他不会就学,屋中一摞摞翻得起了角的柑橘种植读物,把一个门外汉变成“略懂一点”的种橙专家;“认真”要求他对科学一丝不苟,大到水利设施布局,小到果树肥料挑选,无不精益求精,力求准确;间伐、控梢、剪枝、防虫,他“认真”的身影从不离开田间地头……书中有一处褚时健买鸡粪肥料的细节十分传神,别人买鸡粪都是拎起一袋就走,褚时健不一样,他会把鸡粪倒出来,放在手掌上捏一捏,了解里面水分,看看有没有混入锯末。“你们能想象吗?一个80多岁,有着那样经历的人,把一袋子臭鸡粪倒在地上,用手抓起来捻……还要凑到脸前看。”
作为一本成功的管理案例,《褚橙你也学不会》没有出现太多管理学术语,字里行间却跳动着深入浅出的管理学智慧。褚橙运作机制已然十分贴近农业工厂化,与一些发达国家农业模式十分相似;褚时健不断修正用人策略和管理层级,在赛马中相马,管理扁平化;销售渠道上选择减少中间环节,直达零售商;在大型水果超市较少的北京,则利用了互联网……
真诚的作者往往与书中的角色惺惺相惜。黄铁鹰曾告诉友人,写了14年商业案例,褚橙对他的震动最大。褚时健凭什么在数个行业都做得比同行好?是别人太笨,还是他太聪明?都不是,是褚时健的认真。王石有言“褚时健是天生的精算师”。读过《褚橙你也学不会》给你的感觉,褚时健之优不在精算,而在极端的认真。北京大学光华管理学院教授张志学在回答黄铁鹰之惑时,很有意味地说:“有没有可能,在工业水平发达的国家,像褚时健这样的人,一万个人中有一个;而在中国,十万个人中才有一个?”
在“风来了猪都能飞上天”的时代,《褚橙你也学不会》似乎偏离了主航道,作者于一切都可以速成,赚钱就是要快,互联网万能的喧闹下,把一个守旧的概念抛给了读者——认真还有价值和市场吗?作者十分不同意“褚橙靠互联网营销成功”的观点,并以数据支持了自己的质疑:“在本来生活网卖了1500吨褚橙的那一年,褚橙在传统水果销售渠道卖掉了8500吨。”互联网卖了个小头,弄了个大声音。事实的真相是,褚橙成就了本来生活网。
《褚橙你也学不会》篇幅不长,字字珠玑,用扎实的调研告诉人们:褚橙名冠全国胜在品质,“橙王”来自认真与坚持。我们已经置身互联网时代,大数据即将改变原有生活的面貌,如此,是不是必然意味着人人渴望追逐捷径,事事总想点石成金?“工业需要精细,精细依赖数据,数据源于认真。中国在现代工业史中,没有什么让世界佩服的发明。难道真是我们的文化中,缺少了认真二字?”这,大概才是《褚橙你也学不会》真正的命题。的确,如果缺失认真,即使什么都明白,“你也学不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