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的社会,衡量贫穷的标准也不一样。从客观上讲,消除贫困是完全可能的,但是要实现财富的绝对均等,这只是一种美好的愿景。
我们每天都辛勤地工作,其目的就是为了远离贫穷、走向文明和富裕,过上体面和有尊严的生活。然而,世界上有很多人即便工作再努力,生活依然在贫穷边缘挣扎,这到底是什么原因?印度经济学家阿比吉特·班纳吉和法国经济学家埃斯特·迪弗洛,为了探求贫穷的本质,花了15年的时间,深入世界五大洲的18个国家和地区,从穷人的日常生活、教育、健康、创业、援助、政府及非政府组织等方面进行研究,合作撰写了《贫穷的本质》这本著作。在这本书中,两位作者以大量具体的故事、数据,描绘了一幅令人深思的贫穷图谱。
本书中的资料显示:目前世界上还有10亿人生活在贫困线以下,穷人的数量占据全球人口的五分之一。当今世界,很多人把目光聚焦在财富精英身上,但是很少有人关注贫穷,关心穷人。世界上任何一个国家和地区,绝大多数的财富和金钱,都集中在不到百分之二十的富豪手里。在某些发展中国家和非洲的绝大多数国家,很多人生活穷苦,甚至有的人食不果腹,一日三餐难以为继。如果这个社会的穷人太多,那社会最终将走向溃败。对于社会治理者而言,衡量社会幸福指数重要标准,那就是消除贫困,广大的人们安居乐业。
在世界各地,对贫穷标准的界定也不同。比如在经济发达的美国,如果在大城市里没有别墅,只能住廉价的公寓房,且靠政府救济生活的人就是穷人。在贫富悬殊极大的印度,一个人住在肮脏、简陋的贫民窟里的人不是真正的穷人,而打着赤脚、衣不遮体流浪汉,才是真正的穷人。再看当今中国,东部与西部、城市与乡村的贫困标准也存在差异。对于北京、上海、深圳等大城市而言,那种没有饭吃、没有衣穿、没有固定住所这种绝对意义上的穷人为数不多,但是相对意义上的穷人,如长期失业者、无稳定收入来源者并不在少数。
导致贫穷有多个方面的原因。主要表现为这四个方面:首先是社会局势的动荡不安。不论在哪一种社会制度中,如果社会局势动荡,隔三岔五地有流血冲突发生,人们正常的工作生活就受到了冲击,贫穷就会伴随而来。
其次是自然环境的恶劣。不可否认的是,有的国家自然环境不令人满意,比如以色列基本上是在沙漠中建立的国家,但是他们凭着智慧和勤劳,创造了国家的奇迹,而多数自然环境恶劣的国家和地区,却难以走出贫穷的困局。比如非洲南部的一些国家,如乌干达、苏丹等国家都是大片的沙漠,自然资源匮乏,严重缺水,加上现代科技文化极为落后,多数人难以逃脱贫穷的命运。而有的国家,如沙特、阿联酋、卡特尔等中东国家,尽管自然环境恶劣,但是高度依赖石油资源的优势,人们能快速摆脱贫穷。
然后是教育水平的落后。教育是任何国家和地区走向富强的根基,比如美国、欧洲经济高度发达,这和人们的教育程度偏高有重要的关系。反过来看,在一个文盲占多数的国家和地区,人们无法快速接受外部信息,难以掌握现代的生产技术,注定了人们处于贫穷状态。比如印度,是一个教育资源很不均衡的国家,优质的教育偏向富人,而穷人的孩子不能受到良好的教育,还有更多穷人的孩子甚至连受教育的机会都没有。教育水平的低下和落后会产生社会的“环岛效应”,这无疑制约着国家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最后是社会救助机制的缺位。对于一个社会而言,穷人处于社会的底层,他们没有创业的资本,也很少有发展的机遇,他们急需社会的爱心救助。中国有一句俗话叫“救急不救穷”,在今天的环境中,对于穷人不但要救急,还要救穷。富人阶层通过各种手段占据了绝大多数的社会财富,他们有责任、有义务为穷人提供必要的经济帮助和谋生空间的拓展。然而,世界上的很多贫穷国家和地区,富人阶层对穷人熟视无睹,企业家对穷人更是冷漠。对穷人的社会救助,需要政府组织、非政府组织、企业家、富人阶层共同努力、协力帮助。现实的情况是,越是经济发达的国家和地区,针对穷人的社会救助机制体制就越完善,反之亦然。
贫穷是社会的顽疾,一个国家和地区的贫困人口基数过大,社会发展就会受到制约。《贫穷的本质》给我们的启示是:积极引导穷人摆脱贫困,走向富裕是社会治理的当务之急,只有贫困人口降低到最低限度,整个社会肌体才会更健康,社会文明才会稳步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