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毒(式)营销是种神奇的营销方法。好多情况下,顾客(受众)会自动自愿的传播扩散含有企业或其品牌、产品(服务)关键词的信息,以几何数级的速度迅速扩散。相比其他营销、广告推广的手段而言,病毒营销所需花费的成本接近于零,效益却要显著得多——企业借助病毒营销,不仅能促进大量的一次销售,而且还“俘获”了为数众多的忠实顾客,也就是如今网友们常说的“脑残粉”,为多次、持续营销奠定好的基础。
病毒营销的核心秘密在于制造引爆点,从而驱动顾客(受众)的自发扩散。这一过程以及扩散速度,很像病毒特别是“众病之王”癌症的蔓延方式。
需要指出的是,在互联网普及之前,病毒营销多带有较强的欺骗性,甚至可以说是严重违背了商业伦理。这段时期,最喜欢借用病毒营销手段的企业在事后几乎都留下了恶劣名声,主要分布在化妆品、保健品、家庭辅助类医疗器械甚至药品等行业。当事企业利用跟消费者之间形成的信息不对称,制造的“引爆点”多为恐吓性的内容,例如夸大某种疾病、某种生活方式的危害,然后再大吹特吹企业产品或服务的“神奇疗效”。接下来,企业再给成本低廉的产品或服务标出高价,然后借助所谓的会议营销等方式宣称特定时限、特定渠道购买的消费者将获得特别优惠,通过事前确定好的托儿和企业营销人员的一唱一和,带动消费者的盲从跟风购买。除此之外,传销、庞氏骗局式诈骗集资,其营销手法也与病毒营销存在高度的相似性。
互联网时代的到来,媒体和专家意见可以迅捷传播,让许多专业领域的常识、知识为大众所知,消费者面临的信息不对称局面有所改善,这就很大程度上清除了先前滥用病毒营销而实为欺骗营销、诈骗营销的非法行当的存在空间。病毒营销开始更多的用于互联网软件产品和服务,且借助互联网更长的传播链条,让产品或服务的病毒性与功能性结合得更为充分,进而创造出惊人的价值。互联网时代许多标志性企业,如Hotmail、eBay、PayPal、YouTube、LinkedIn、twitter、Facebook,等等,都由新型的病毒营销所成就。
纽约大学新闻学教授、《福布斯》杂志前高级编辑亚当·潘恩伯格将这种新型的病毒营销(互联网时代的病毒营销)称之为“病毒循环”,专门推出《病毒循环》一书探讨其中的奥秘。
书中回顾了从马赛克浏览器、网景浏览器、Hotmail到Facebook,多家标志性企业借助病毒营销以惊人速度增长发展的过程。这一过程不过寥寥20余年,“病毒循环”均源于创新型互联网软件产品或服务引发的试用狂潮,但模式内核却在发生重大转变——最初的“病毒循环”软件产品或服务,在具备较强功能性与病毒性的同时,也暴露出易模仿性,不仅可能被山寨企业推出的抄袭或模仿版本所打败,更可能招致垄断企业的打压,显得毫无还手之力(最典型案例即是微软借推出捆绑的IE浏览器,击溃了网景浏览器的商业模式基础)。
移动互联技术和社会化网络平台的普及,让“病毒循环”的生命线“病毒式网络”的覆盖面得以空前扩张,扩张速度之快让人惊叹,并且病毒式网络之间还可以互相堆叠(譬如,PayPal
与eBay、YouTube与MySpace之间产生的堆叠关系),由此形成了被亚当·潘恩伯格称之为“双重病毒循环”的增强型发展模式。这种情况下,只要“(双重)病毒循环”的软件产品或服务,真正契合了互联网时代人的社会交往需要、塑造自我形象和提高社会评价的需要,就很难再被某个垄断企业所打压或消灭。
“(双重)病毒循环”的大行其道,毫无疑问是极具商业价值的,这让部分行业、产业看到了威胁,比如传统的地区性报纸媒体、电视媒体等;也让更多企业看到了创新营销的巨大空间。薄荷糖企业曼妥思和饮料巨头可口可乐就曾顺应网民恶搞,制作了“曼妥思糖
健怡可口可乐=喷泉”的多款搞怪视频,所收获的不仅是巨大的点击量,还有显著提高的产品销量,企业和产品形象也变得更为鲜活而年轻化。相比之下,一些企业的产品或服务被网民恶搞之后,病毒循环第一步已自发形成,企业方却认识不到创新企业品牌传播和营销的宝贵机遇的来临,反而以发律师信、起诉相关网民和网站的方式,彻底失去对进一步的病毒循环传播的舆论导向的控制。这方面的案例教训也不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