耶鲁大学金融学教授罗伯特·希勒长期关注金融现象,著述颇丰,其撰写的《非理性繁荣》和《终结次贷危机》,与人合著的《动物精神》等都是超级畅销书。
在《金融与好的社会》一书中,希勒一如既往地以质朴笔调,一一揭开金融行业的关键角色,首席执行官、投资经理、银行家、投资银行家、放贷者、交易员、做市商、保险商等的神秘面纱,告诉读者,“金融并不是社会的寄生虫,社会离不开金融”。希勒之所以不厌其烦,“苦口婆心”地解读,是想以此扭转金融行业近年来不断下坠的口碑,重塑金融业的社会形象。
2008年9月,有着150年辉煌历史、被收入标准普尔100指数的雷曼兄弟公司因再也无力承担6130亿美元的巨额债务,不得不宣布破产。雷曼公司的倒闭,也推倒了席卷全球金融危机的第一块“多米诺骨牌”。一度为世人神往的华尔街顿时变得风声鹤唳:舆论掀起质疑讨伐狂澜;雷曼兄弟公司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理查德·富尔德不得不前往美国众议院,回答议员们关于雷曼兄弟如何垮掉的严词质问……
社会舆论和公众对金融业的质疑焦点主要在于高薪酬、金融衍生品和金融投机等现象。出现如此严重的危机,肯定有许多值得反省之处,对此希勒并不否认问题的存在,但同时坚持认为,对创造了巨大价值的金融高管的薪酬确应监督,但遂行监督任务的主体应是金融行业内的“组织”,而不是让渡于政府机构;衍生现象并非金融行业所独创,比如我们生活中常见的期房,还有“婚姻本身也是一种期权”,只不过二者均属较初级的衍生现象,已成为公众生活的一部分;投机非但不可怕,“良性的金融投机还应得到鼓励”,关键在于建立科学的博弈体系。
就社会上对金融业存在的种种偏见,希勒指出,“金融并非"为了赚钱而赚钱",金融的存在是为了帮助实现其他的目标,即社会的目标,从这个意义上讲,它是一门功能性的科学。”金融业的贡献也是有目共睹的,“2010年,金融企业创造的产值占美国国内生产总值的9.1%”。
具体到金融危机的根源问题,希勒提出了自己的两点见解:一是出问题的并不是金融传统业务,而是金融创新。金融创新非但不是万恶不赦,还需要鼓励。而避免金融创新因误入歧途可能对社会造成的伤害,就必须对金融创新予以更为有效的监管。二是美国积重难返的次贷危机才是诱发或者说是恶化此次金融危机的根本症结。希勒还指出,“有一项对比16个国家的研究发现,1997~2007年,负债增长最多的国家通常也是住房价格涨幅最大的国家”,这无疑对我们有着重要的警示意义。
尽管希勒在书中一再列举中国元素,增加本书在中国的亲和力,但仍有必要指出的是,希勒的大多数观点,是基于真正市场经济条件下的严谨思考。虽然在行政力量推动的兼并重组和优惠政策的恩泽下,国内也有几家国有银行坐上了政策的“火箭”,被迅速推进“世界500强”前十名,但我国金融业总体仍旧十分薄弱,许多市场认识还很肤浅,比如投机倒把罪直到1997年才取消,而相关行为的处罚规定却“活到”了2008年1月。
另一方面,国内以“国”字号为背景的金融业高薪酬、高成本、低服务的反市场规律现象饱为公众所诟病。仅以银行业为例,最近就有媒体调查一些银行后发现,“9000元的公积金并非离谱,在有的银行,过万的公积金比比皆是,有的银行,还会每月给管理层发放高达数千元的住房补贴”;银行收费也是颇为惊人,“2003年10月1日出台的《商业银行服务价格管理暂行办法》明确银行收费项目仅300多种,7年后变成3000多种,暴增10倍之多”;频频发生的客户“霸占”柜台存取一元钱现象,显然是对国内银行低劣服务质量的行为抗议。
如果说当前美国金融业急需解决公众对金融创新的认识接受问题,那么我们除了这个问题外,还必须解决顺应市场发展规律的问题。希勒特别强调政府应免于对市场的干涉,为了避免政策被一些利益集团游说,美国为此制定了诸多立法。相比之下,虽然我们在市场经济道路上摸索了数十年,但行政力量对市场的影响始终挥之不去。另一方面,一些利益集团频频变相要挟政策,比如油企频以“油荒”逼涨之举。从这层意义上讲,处于政策呵护下的国内金融业如果也以为自己被丑恶化而大加鼓噪,显然大错特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