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作者:王国乡 出版社:世界图书出版公司 |
内容简介 |
本书通过两个典型案例分析,揭示当代中国人在道德实践和道德理念中存在的诸多困惑;并通过对四种著名高校伦理学教材的一系列质疑,指出当代中国人的道德困惑,起因于改革决策程序上,只重视经济基础上资源配置方式由计划方式向市场方式的制度性转轨,而忽视对意识形态中的传统道德观(伦理观或价值观)进行相应的更新或变革所造成的必然结果。本书的突出特点,是在总结中国经济体制改革成功经验的基础上,把中国古典伦理学中由孔子最早提出的“推己及人”的伦理方法和斯密的“同情心”分析与现代微观经济学的边际分析(微积分数学分析)方法相结合,尝试建立一种与国际接轨并具有创新意义的现代市场经济的伦理思想体系。 |
作者简介 |
王国乡,对外经济贸易大学退休教师。1935年出生于河南省南阳市。1958年毕业于北京大学中文系新闻专业。曾任新华社记者。1982年入郑州大学任教,主讲西方经济学与国际金融理论。1987年调入北京筹建人民银行创办的中国金融学院,任国际金融系主任、国际金融学与西方经济学教授,兼任中国人民银行研究生部导师,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1998年退休。退休后,该学院并入对外经济贸易大学。
主要研究方向为国际金融与西方经济学。改革开放后至退休前,共发表金融与经济学论文63篇,出版专著与编著12部。著述获奖十多种,其中省部级奖三项。 |
《自主权力的道德界限》是王国乡先生从对外经济贸易大学退休之后所著,凝聚了他大半辈子对市场经济道德建设的思考成果,包含了有关中国经济体制改革和道德前景(人格道德与经济道德)理论探索的原创性思想火花。历经沧桑、深味人世沉浮如王国乡者,写点回忆录,即可吸引公众眼球,但他学术壮志未酬,沉毅执着地进行严肃的学术写作。本书就仿佛一种隔着时空的呼应。
出生于1935年的王国乡,是当代中国反思“中国模式”的思想者之一。他为了笃信一条无可争辩的经济学定律——土地报酬递减定律,被戴上“极右派”、“现行反革命”帽子,遭受牢狱之灾,差一点死于非命。因此,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的成功,在未经思索的人们看来,是理所当然之事,至少也是水到渠成的故事,而在王国乡眼里,则更多窥见了华丽的发展话语背后的危险所在。
不过,从经济学视角求伦理学难题,并非王国乡所独创的研究路径。揭橥于上世纪70年代的经济伦理学,于今已是一门显学。2000年,商务印书馆引进阿玛蒂亚?森的《伦理学与经济学》,很多充满社会与道德关怀的学者,在对此书的评析中,大多对正在健全市场经济的当下中国做了比照式的分析。因而单看王国乡此书,并不觉得有何出奇之处,但若把这本书放在他的生命轨迹中来看,让人难免不动心动容。
在上个世纪八九十年代,王国乡的独立思考能力和创新精神得到了异乎寻常的展现。他从土地报酬递减定律入手,进一步研究择优分配原理和等边际伦理原则,并对计划经济的道德观发起挑战,提出了他的经济伦理与道德伦理思想。然而,就学术思想而言,绝境逢生,永远只是一种童话。如果一种思想,只是出于对周遭世界的某种抗争性反馈,那这种思想受到的限制其实是很大的。王国乡在本书中表现了极大的学术进取劲:建立一种与国际接轨并具有创新意义的现代市场经济伦理思想体系。但本书的局限性,毫不留情地削弱了王国乡思想本身所带有的创新。
首先是本书建立的讨论框架令人质疑:通过对四种著名高校伦理教材的一系列质疑,指出当代中国人的道德困惑。学术滑坡已成共识,高校教材,因强制推行而得安身立命,并没有多少人,关注其内在的价值,更多的是已习惯其谬误百出,这些教材与受众的关系,仅在于后者会自觉关心教材与考试之间的血肉联系。谁真正在乎教材?对这个问题的回答,与我们时代的社会文化秩序相对应。而王国乡先生,却诚挚地对其质疑并分析,我们若不怀同样的诚挚,看到的将是一位堂吉诃德的形象。
其次,王国乡先生的研究逻辑,也同样让人难以认同。历史地看,伦理学先于经济学而存在,其蕴含的难题(或曰悖论),在不同时代不同的哲学家那里,有不同的诠释(而不是解决方式)方式。而作为后来者的经济学,并不是一门独立成长的学科,更不能将其作为一种方法论,去面对伦理学难题。仅是最简单也是最本质的伦理学论题:人性善恶之辨,经济学能做的是,也只能先作规范性假定,而不是解决。
这是这本《自主权利的道德界限》的两大硬伤,令人遗憾。但是,这本书的价值,也许正在于此,尽管负伤,仍自成一格。支撑这本书的,是一个完整、系统的理论结构。古典经济学假定,经济人是理性自利的人,而王国乡则为此做了新的规范,认为市场经济社会中的经济人,是“理性自利的自主权利人”,并以此推出,在市场经济中,经济人之间的关系,是通过自主选择的交换各自满足需要的“自主权利”关系。而人都有特定的利益追求,市场经济道德的萌发点就在于此,追求自身利益,不损害他人的利益,其本质是“自利不损人”。
人的权利,是靠人去争取而来的。无论是在现代政治学理论中,还是在现代社会学理论中,一个已达成的共识是,权利,是一种公共产品,个人的权利和自由在本质上要依靠公民积极的公共行为(包括对国家体制的选择、维护),私人领域同样是由公共行为来维系创造的。王国乡的理论中,隐含了这样的假定,个人自主权利可以得到完整的保障。从而,他的讨论从个人的道德,延伸至制度的伦理依据。
道德是一个规范性命题(应该怎样),而不是一个实证性命题(是什么)。同样,制度伦理,也是一个规范性命题(怎样的制度是正义的)。王国乡在书中提出的经济道德,其实是一个价值规范体系,而他描述的经济道德——在经济关系中,以取得经济利益为目的而自觉厉行“自利不损人”的原则,更像是一种理想的经济交往模式。
人需要靠自己去理解和塑造自己命运的进程,一个国家的民众,同样需要靠自己去理解和塑造自己的历史进程。而我们所拥有的希望是,当我们拥有一种好的社会共识,我们所共建的社会规范体系就会更有力。笔者以为,这正是王国乡在此书中锲而不舍建立市场经济之理想人格、市场经济之理想体制的价值所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