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 读书频道 >> 读书-论道
葛霖:超越金融危机
2010-07-20   作者:韩圣海  来源:第一财经日报
 

    作  者:(英)葛霖 著
    出 版 社: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葛霖总给人儒雅的英国绅士印象。这也难怪,作为汇丰集团掌门人,葛霖每次亮相,无一例外身着深色西装,系红领带,面带银行家的招牌微笑。
  你或许也能在周末伦敦的某个教堂邂逅他。提醒一句,这时应称他为葛霖牧师,如果你碰巧有从幼儿园开始的很多过错需要忏悔。
  葛霖针对金融危机写了本书,中文译名《金融的王道》。倘若人对事物的认知与其职业经历高度相关的话,也许你会判断,这是银行家眼中的金融危机,抑或牧师心中的道德危机。
  书的内容远比判断庞博,就如葛霖本人其实要比银行家、牧师更有意思。
  葛霖自认是乐观主义者,这部分解释了他脸色红润的原因。当然,葛霖的乐观并非“很傻很天真”,数十年金融从业经验、对金融全局的认识以及丰富的知识底蕴是其乐观的缘由。
  他酷爱读书,文学、历史、哲学、宗教,涉猎广泛,从艾略特、贝克特到卡夫卡,从德日进、西美尔到卡尔·波兰尼,蕴意深远的文字信手拈来。就在今年,他还认真地阅读《红楼梦》。
  葛霖是否从《红楼梦》的语境中悟出荒唐和辛酸无从知晓,但对于金融世界的喧哗和骚动,他显然有想法。
  “太阳底下无新事”。在他看来,从上世纪初至今,金融危机已是“刘郎”数度频顾,每次皆如马克·吐温所述,“过去不会重复,但会押韵”。反思此次危机,葛霖认为,金融市场只是部分原因,全球经济失衡和基本价值的缺失在危机进程中同样有重要的角色扮演。
  金融市场繁花锦簇时,人们往往会忽视潜滋暗长的风险。葛霖用“浮士德式交易”讽喻喧嚣时代金融市场中的扭曲现象,过度关注短期盈利,忽视长期价值。包装精致的金融衍生品则为危机的扩散和蔓延铺设了实现自我欢娱的温床,不仅放大了金融机构的杠杆倍率,其复杂性也让从业人员过度沉湎于风险管理技巧而忽视标的资产的真实价值……最终引发了“棉花糖金融”的幻灭,并通过全球化供应链传导至实体经济。
  世界经济的不平衡是认知金融危机的另一面透镜。葛霖分析,自上世纪90年代起,由美国为代表的消费国、新兴经济体为主的制造国、资源供应国和资本-货物供应国组成的“宏观经济矩形”为全球经济增长作出了巨大贡献。但“矩形”的天生不稳定性加剧了失衡,新兴经济体、资源供应国和资本-货物供应国积累了太多储蓄,储蓄又用来投资美元,美国国债因而得以过度吸收了流动性还依然维持低收益,低收益促使投资者寻觅风险有限的高收益替代品。约束条件下,过度包装的次级按揭贷款貌似是个不赖的选择,市场需求反过来刺激了次贷发行,衍生品又放大了风险和收益的比例……多因素合力下,危机的来临就只剩下快慢的区别了。
  危机过后,市场为主的调节体系广为人所诟病。葛霖称,21世纪的自由市场主义需要有新的改变。当今世界,消费主义的藤蔓触及了全球每个角落,个人自我意识日益增强,气候和环境问题凸显,网络社区替代了传统的人际社区,金钱为中心的生命感觉日渐迟钝,世界看似日益紧密,实际却是单调而日益疏离……如此情境下,更需要重建市场价值和市场信心。
  葛霖强调,物质财富固然在社会进步中起到了作用,但人类社会的真正进步应该体现在更完整的人类福祉提升,应该体现在某些更为基本的价值——幸福、爱和友谊。因而,市场在价值之上需要有价值观,或者说将价值观和价值融为一体,价值观超越了“你能侥幸做成的事情”,并且能持续产生价值。
  需要指出的是,《金融的王道》的出发点是金融危机,书的意蕴却远远超越了危机和金融本身,作者用经济、宗教、地缘政治、文学、历史、文化等诸领域的反思为读者提供了观察现世的拼图,尽管不能抵达完全的真实世界,但毕竟更趋近了。

  凡标注来源为“经济参考报”或“经济参考网”的所有文字、图片、音视频稿件,及电子杂志等数字媒体产品,版权均属新华社经济参考报社,未经书面授权,不得以任何形式发表使用。
 
相关新闻:
· 第六届江苏读书节在南京开幕 2010-07-20
· 深圳民间读书会网罗爱书人参与 2010-07-20
· [读书频道]《五常学经济》 2010-07-01
· [读书频道]投资尽可逆向思维 做人恪守道德底线 2010-06-08
· 《悬崖边的贵族》的断想读书留香 2010-05-18
 
频道精选:
·[财智频道]天价奇石开价过亿元 谁是价格推手?·[财智频道]存款返现赤裸裸 银行揽存大战白热化
·[思想频道]不够职业的基金业“被娱乐化”·[思想频道]钮文新:美国需要的是加息
·[读书频道]《五常学经济》·[读书频道]投资尽可逆向思维 做人恪守道德底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