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民狂欢与众声喧哗
|
评《网民的狂欢:关于互联网弊端的反思》
|
|
2010-07-05 作者:杨吉 来源:经济参考报
|
|
|
|
作 者:(美)安德鲁·基恩 著,丁德良
译 出 版
社:南海出版社 | 你可以把安德鲁·基恩的《网民的狂欢:关于互联网弊端的反思》“反着”来读,噢,不是颠倒过来、反转过去的“反”,而是反对、反动和反叛的“反”。那些人们对于互联网的肯定评价、美好愿望,在安德鲁·基恩这里,都是要被予以否定和批判的。就像尼尔·波兹曼在《娱乐至死》所说的那样,“毁掉我们的,不是我们所憎恨的东西,而恰恰是我们所热爱的东西”。这句话很煽情,也很深刻,意味悠长。 同样的悖论也发生在网络空间,就拿维基百科,这个看起来最贯彻开放
、 民 主 、 平 等 、 分 享 精 神 的w
eb2.0应用来说吧。安德鲁·基恩指出,《大英百科全书》出自有名有姓的专业编辑之手,可是谁又知道维基百科的编辑到底是谁。这些“网络编辑”不断更新其他“网民编辑”的条目,他们的工作是编写、编写、再编写……有的人一天能编辑出几百条信息,甚至很多还是谬论、传闻和谣言。又譬如市民记者,它的出现得益于移动媒体和纸媒体的广泛使用,如博客、播客、微博等,他们客观上扩充了信息的渠道,平衡了知识的话语权,但这一定就是好事吗?不,不见得!安德鲁·基恩写道:“大多数市民记者渴望像马特·德拉吉一样一举成名———这些匿名的网络作者不是为了报道新闻,而是传播谣言、夸大政治丑闻、发布公众人物的照片或者撰写类似‘U
FO亲历记’或‘9·11阴谋论’这样的虚幻故事。”在安德鲁·基恩看来,业余分子由于没有受过专业的新闻训练,所以在报道新闻时难免会犯下一系列错误,他们难免会听风就是雨,会乐于哗众取宠,会倾向把观点当事实。 互联网开启了一个“麦克风”的时代,“大喇叭”模式已成为过去。在网络空间里,每个人手里都是发言者,而且每个人都乐于“发声”。这个时代,不是说者太少,而是太多;不是听者太多,而是太少,对于安德鲁·基恩所推崇的专业人士、知识精英更是寥寥无几。它的结果自然就是勒庞笔下的“乌合之众”,也可能是网络暴力背后的“群氓时代”。对此
, 凯 斯·桑 斯 坦 在 《 网 络 共
和国———网络社会中的民主问题》一书中就曾指出:在网络和新的传播技术领域里,志同道合的团体会彼此进行沟通讨论,到最后他们的想法和原先一样,只是形式上变得更极端了。他得出结论说,“群体极化”正在网络上发生,而且后者对某些团体而言正是极端主义的温床。 安德鲁·基恩关切的正是这些学者们曾探讨、论及过的问题,只不过限于知识结构不同(安德鲁·基恩是媒体从业者、专栏作家),他把更多的精力和篇幅用于现象描述上,因而少了一些学理上的分析与构建。其实,根据安德鲁·基恩所罗列的“网民狂欢”的种种不是,造成业余冒充专业、劣币驱逐良币的主要原因是: 第一,匿名性有时使得网民自制能力缺失。网络广泛存在的匿名制,一方面给网民带来了操作的方便和言论的自由,但另一方面也削弱了发言者的社会责任,刺激了网民在网上随心所欲地发表极端言论。网络的匿名性使得网络道德底线很容易被冲破,而随意性因此增大。 第二,较弱的控制性让信息的传播和选择更加便捷,甚至无序。互联网改变了传统的资讯传播、信息分配的方式,使话语权实现了空前的普及。因此,网络中发布的信息具有很大的自由度和随意性。而这些信息往往缺乏必要的过滤、管控与引导,很自然地造成混乱不堪的局面。 第三,开放性有利于网络群体的形成,而群体行动就有不少负面效应,除了前面提到的“众声喧哗”、“乌合之众”、“群体极化”外,还有诺埃勒-诺依曼研究得出的“沉默的螺旋”,它说的是大多数情况下,人并不会把他们的观点建立在客观事实和自我判断的基础上,而更愿意把自己的态度,转换成对别人想法的反应,以防止被孤立。
|
|
凡标注来源为“经济参考报”或“经济参考网”的所有文字、图片、音视频稿件,及电子杂志等数字媒体产品,版权均属新华社经济参考报社,未经书面授权,不得以任何形式发表使用。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