股市人生:最敬畏的是“市场”
    2010-02-01    蒋占刚    来源:经济参考报

   《荣辱二十年》阚治东著

    中信出版社 2010年1月

  说实话,能写《荣辱二十年——我的股市人生》这样一部股市回忆录的,在当今的中国,屈指可数。因为没有几个人,可以面对这个历史性的变幻,以个人能力、人品、资历和曾经在市场影响力的角度,把20年中国证券市场和自身的荣辱,放在一起回忆。
  正如阚先生书中所说,20多年的时间,我有幸亲身参与了中国证券市场早期各个发展阶段的工作,经历了其中出现的大大小小的事件,目睹了证券市场内在的、外露的、正面的、反面的、美好的、丑陋的种种现象。期间,我看过一家又一家新的证券机构出现,也看过一批证券公司受到重击甚至倒下……于是有了写作《荣辱二十年》的想法。
  笔者以为,传奇和悲情,不是这本书的主题。理解本书主题,要从理解中国证券市场的公共性来出发。
  20年前,中国经济只有计划经济的公共性,没有市场经济的公共性。在这个前提下,我们不仅能够理解证券市场的计划性设置,也能理解上海发展证券市场,需要申银万国 主 动 自 营 托 市(书 中 回 忆 ,是1996年申银万国投资上市公司陆家嘴)。尽管按阚先生的回忆,没有法律条文说明申银万国1996年违规托市,但刚刚落地不久的中国证券市场,如不按照统一的指令,各行其是,都要受到处罚。因为我们的证券市场本来就不是自发形成的,在这个过程中惟一的权威不是市场的公共性及其制度,而是自上而下命令的一致性。
  受到处罚的阚先生在离开申银万国的告别演说中说:“我知道,我属于申银万国,但申银万国不属于我……作为申银万国的主要创始人之一的我,今天连作为申银万国的普通员工的资格都被剥夺了!”
  这句话让人感受到了没有结束的计划经济和已经开始的市场经济在公共领域交织的时候,一个参与市场经济发生的英雄气短。但直到6年后的2002年,参与救火南方证券的阚治东,似乎还没有从根本上意识到这点。他明知不可为而为,内心里既有党培养多年好干部养成的习惯,也有重回证券市场的雄心。从这一刻起,再一次证明,他投身证券市场,却还不能说是个完备的市场经济人士。
  因为进入新世纪的中国证券市场,已是一个以市场经济为主要公共性的市场。这个市场已经达到需要所有的参与者高度敬畏的状态。任何参与主体,在这个市场都没有违规的优先权。
  南方证券倒下之后不久,中国证券市场开始了真正的市场经济的公共性建设——股权分置改革,虽然还没有完全改变约束我们证券市场的还是一种指令的现状,但在这个改革发生之后,中国证券市场的市场经济公共性已经名正言顺,不言而喻。
  对这样的公共性,我们需要学会敬畏。或者说,现在的市场,固然需要我们铭记它20年来带给每个参与者的荣辱,但更要让我们知道这个证券市场已成长壮大,任何主体,包括以前可以下指令的政府,都是其中的一员,无人可以超越它,无人可以不敬畏它——虽然它是我们共同努力的结果。

  相关稿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