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批石油战略储备工程陆续开工
    2010-03-29    作者:本报记者 沈汝发 李晓慧 刘雪    来源:经济参考报

   随着第二批原油战略储备基地的陆续开工,中国石油战略储备计划进入了如火如荼的建设阶段。中国是世界第二大石油消费国和进口国,而目前高达51.29%的对外依存度让石油战略储备成为保障中国能源安全极为关键的重要举措。专家认为,仅仅靠建设石油储备基地还不够,石油安全须有长远战略。
  厦门大学中国能源经济研究中心主任林伯强在第十一届中国石油商贸大会期间透露,中国石油战略储备第二期工程选址建设完工并投产之后,将可满足中国100天的原油需求量。
  国家发改委曾在2007年提出,2010年中国将建成相当于30天进口量的石油战略储备规模。与此相比,中国石油战略储备前两期的工程将使中国的原油储备实现历史性的突破。
  林伯强目前正在参与中国“十二五”能源战略规划,他透露说,第三批石油战略储备基地的选址正在进行之中,而甘肃继入选第二批储备基地之后,再次被列入第三批基地的选址之中。
  自从中国在1993年第一次开始讨论战略石油储备的问题,到2004年中国第一个国家石油战略储备基地在浙江镇海开工建设,第一批国家石油战略储备的四个基地(包括浙江镇海,浙江岱山,山东黄海和辽宁大连)已经在2009年实现全部投产,共注入1.02亿桶原油,合1640万立方米。
  目前,第二批战略储备基地已经陆续开工建设,规划库容为2680万立方米,约合1.69亿桶。
  迅速增长的能源需求使得中国2009年的石油进口实现了快速攀升。易贸咨询副总裁信耀远认为,2009年国内主营炼厂加工积极性高涨,同时国内原油产量增长后劲不足,是原油进口依存度创新高的主要原因。
  此外,受自2009年开始执行的820元/吨的高额消费税压制,国内主营炼厂压减燃料油出率、增产沥青或者减少燃料油出厂。因此,尽管2009年燃料油消费量总体萎缩,但由于山东地方炼厂仍然是燃料油进口的主力军,进口依存度却出现反弹。
  按照国际能源机构的标准,石油供应终端量达到需求量的7%就是能源安全的警戒线。这意味着,一旦国际油价大幅波动或者石油出口国发生战乱停止供应,中国的石油储备系统能否承担起重任将受到考验。
  息旺能源预测,未来5年中国原油年加工量有望超过5亿吨,年均增幅至少在6%以上。不断增长的加工量会进一步刺激中国的原油进口,而高企的国际原油价格将不断给中国市场带来冲击。
  林伯强认为,石油安全须有长远战略,才能形成完善的保障体系。他建议,应该对商业储备有一定的约束,即规定义务储备。从日本快速地在几年内提高石油战略储备量的成功经验上看,增加民间储备等多元储备模式,通过对企业的有效激励可以对政府储备形成必要的补充。
  林伯强还建议,加快石油储备立法,通过法律明确石油储备的模式,储备规模和储备品种等,使石油储备建设的全过程有法律保障。

  相关稿件
· 中石油集团获准与外方共同开发煤层气 2010-03-08
· 沙特对印度石油供应达4000万吨 2010-03-02
· 石油三巨头将集体挺进新能源领域 2010-02-25
· 中石油迈向“金融全牌照” 2010-02-24
· 中石油将建全国最大储气库 2010-02-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