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企业:自主创新的强大支撑来自于政策
探寻中国轿车战略发展之路(三)
    2009-04-15    本报记者:李仁虎 邢梅 葛如江    来源:经济参考报

  来自中国汽车工业协会的统计数据显示,2008年,国内轿车年产503.7万辆,销售504.6万辆。其中,奇瑞产销均超过35万辆,吉利产销均超过22万辆,上汽荣威轿车生产2.8万辆、销售2.6万辆,江淮产销均超过1.1万辆。
  数据表明,自主品牌轿车产销量占全部轿车的比例2007年为26.28%,2008年为25.92%,且多数并未达到利润的盈亏平衡点,仍处于亏损的状态。
  记者在采访中发现,合资企业出于生存发展考虑,更多关注自身经济效益,而不太关注国家整体利益。自主创新需要一定的周期和承担一定的风险,为了赢得现实利益,避免风险,合资企业躺在利润带来的温柔乡里,对自主创新缺乏冲动和压力。因此必须通过政策的强力引导,自主创新才能成为企业的内在动力和自觉行动。
  汽车企业一致反映,应将自主创新提高到国家战略高度,进一步明确国家对自主创新的政策导向和具体措施,加大自主创新支持力度。他们希望《汽车产业调整和振兴规划》尽快制定具体配套政策,企业能够得到实实在在的支持。

  2007年进入政府采购的自主品牌仅占轿车类总数的20%,实际采购中这一比例降至了5%左右。当年国家机关采购的奇瑞、红旗、中华三大国产品牌各100辆。政府采购自主品牌轿车比例应不低于30%至50%。高级领导干部应带头坐国产车。

  如今,汽车工业规模一个月一般要有三四万辆的销量才有利润。东风汽车集团一位高层领导告诉记者,东风今年将要推出自主品牌轿车,但是预计若干年内都会有较大的亏损。上汽集团推出的荣威系列仍然处在亏损状态,多久能扭亏为盈尚难预测。
  自主品牌面临的一个尴尬是政府采购惨败而归。以奇瑞为例,2005年进入国家机关政府采购名单,2006年只采购了一辆车。2007年奇瑞销售38万辆车,其中政府采购只有2000多辆,且主要集中在安徽省。
  据了解,2007年进入政府采购视野的自主品牌仅占轿车类总数的20%,而实际采购中,这一比例又降至了5%左右。当年国家机关采购了奇瑞100辆、红旗100辆、中华100辆。2008年中央直属机关采购清单中的30家轿车企业中,自主品牌企业只有6家。
  与之形成对比的是我国政府采购汽车金额逐年快速上升。2001年全国政府公务用车采购金额为70亿元人民币,至2008年达到800亿元。权威部门估计,今后各地政府汽车采购数量每年还将以20%以上的速度递增。
  现有的公务用车配备都是基于1994年中央出台的《关于党政机关汽车配备和使用管理的规定》,1999年国务院办公厅也出台类似规定。这个标准对排量和价格有明确规定,对采购自主品牌车没有明确规定。众多企业的高层领导和销售人员认为,15年过去了,但这个标准却没有与时俱进,应尽快调整。
  企业反映最强烈的是,国家应从政府采购和出口退税上支持自主创新,政府采购自主品牌轿车比例应不低于30%至50%。
  汽车企业的领导、职工和专家一致表示,他们特别希望高级领导干部带头坐国产车,这样做具有极大的示范效应,可以改变国产车在老百姓心目中的形象,极大促进国产车的销售。

  中国还没有一家企业能够进入世界零部件百强。国家应调整汽车产业研发资金的投向,加大对核心零部件的开发力度,通过持续的自主研发解决核心零部件的技术障碍。

  记者在调查中了解,目前国内汽车零部件企业总体上还处于一个较低的层次,一些核心关键技术和零部件不得不依赖进口。核心关键技术和零部件包括动力系统、发动机、变速箱、转向系统(前桥)、后桥以及整车适配技术。
  我们变速器进口的金额每年都在几十亿美金左右。2007年我国汽车ABS(防抱死制动系统)的总需求量是400万套,但是国内企业提供的数量仅10万套,连十分之一都不到。就在我们对ABS赖以依存的时候,国外又研制出最新技术ESP(电控行驶平稳系统),是一个包含了ABS技术的更高集成。
  中国汽车工程学会常务副理事长付于武认为,汽车产业的创新能力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核心零部件企业的创新能力。他建议,国家应调整汽车产业研发资金的投向,加大对核心零部件的开发力度,通过持续的自主研发解决核心零部件的技术障碍。
  许多企业领导和专家建议,出台对自主品牌汽车企业的研发补贴,可按项目总费用的20%-50%的比例确定专项支持;建立自主品牌汽车核心技术专项资金百亿元以上规模,支持重点企业针对重点领域建立开放式国家级重点试验室,支持相关核心技术研究。

  我国汽车行业国家资金约占企业研发经费的20%-30%,而国外的比例为30%,不仅比例高,而且数额大。支持自主创新的钱不能撒胡椒面,且钱来自多个部门,比较混乱。要支持汽车企业搞金融。

  据了解,我国汽车行业国家资金约占企业研发经费的20%-30%,而国外的比例为30%,不仅比例高,而且数额大。汽车企业一致呼吁,对技术改造资金、用于自主开发的基金部分或全部抵免税收;对自主开发能力建设方面取得实质性进展的企业给予减免税政策支持;对企业购置的用于产品开发的样车、样件税费实行减免。
  记者了解到,目前国家对自主创新支持的力度还较小。如一汽集团,2004年至2008年得到来自财政部、科技部、发改委等部门的“863”项目、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项目、自主创新能力改造项目、发动机及混合动力汽车研发项目等资金支持共2.93亿元。他们反映,支持自主创新的钱不能撒胡椒面,而且钱来自多个部门,比较混乱,比如混合动力补贴来自发改委、财政部、科技部,工信部的重大专项里反而没有支持资金。
  中国南方汽车工业总公司董事长尹家绪希望,企业在有关新能源核心技术、整车关键技术等投入能够得到国家1:1左右比例的配套资金支持。
  一汽集团总经理徐建一建议,要支持汽车企业搞金融。汽车企业做金融不吸收储蓄,风险小、利润高,世界各大汽车公司的利润中金融都占很大一部分。希望国家支持国内大型汽车企业开办金融业务,一方面能够促进产品的销售,另一方能够放大资金、盘活资金,有利于企业做大做强。

  要加强中国轿车工业战略研究,要有战略思维来谋划汽车产业,要高度重视新能源轿车开发。

  东风汽车集团副总经理、神龙汽车公司总经理刘卫东等认为,国家在轿车工业中缺乏系统的整体的战略思想,战略思想的变动太频繁。应该从战略高度重视研究布置中国轿车业的发展,从战略高度研究中国轿车自主创新问题。要研究符合中国国情的车型、新能源车、自主创新的路线和规划等。
  奇瑞汽车股份有限公司总经理尹同跃说,要提高对市场重要性和国家经济安全的认识。我们现在对国防很重视,但是在商战上我们却没有设防,所有洋品牌汽车全部“无障碍进入”。
  未来的汽车竞争是新能源、新技术汽车的竞争,国家必须高度重视。徐建一说,我国在新能源汽车、混合动力、燃料电池、纯电动车电池、电机等关键技术方面还未取得突破性进展,与国外的差距更大。需要从国家战略高度重视并组织企业和科研机构联合攻关。如在电机、电池、电控动力控制模块等共用技术方面需要国家组织攻关,让每个企业自行单独研发不经济也不现实。
  清华大学汽车工程系主任、科技部“863”计划节能与新能源汽车重大项目总体专家组组长欧阳明高表示,在新能源车的发展路径上,我们应该发挥既有的电动车材料和技术上的优势,同时扬长避短,将电动车技术和自主品牌在小排量轿车上的积累相结合,避开在中高档轿车上的巨大差距,发展小型电动车,才能在新一轮的国际竞争中取得一定优势。

  相关稿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