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狗仔队”泛滥敲响个人信息保护警钟
    2008-12-11    本报记者:顾烨    来源:经济参考报

  “狗仔队”一向只爱挖明星隐私,而“网络狗仔队”能让普通人的个人信息也随时面临曝光风险。近日,“南昌大学50美女QQ大全”、网民“青苔”的私人照片在网上泄露并传播,再次敲响了个人信息保护的警钟。

  密码保护失效暴露安全漏洞

  “南昌大学50美女QQ大全”一帖罗列了该校50名女学生的真实资料,不仅包括QQ号,还包括本人姓名、照片、手机号、甚至所学专业等。网民“青苔”的私人照片放在网络加密相册中,可是仍然在网上泄露并传播。
  南京大学计算机系学生陈霏说,这些个人信息都是通过密码管理的,但是密码的可靠性并不高,不少网民开始担忧自己个人隐私也遭到曝光,不知该如何进行保护。
  360安全专家石晓虹博士认为,个人信息网络加密其实存在相当的风险:一方面,如果提供服务的网站有漏洞的话,那么“网络狗仔队”使用破解工具就能绕过密码保护;另一方面,如果用户电脑系统存在盗号木马,“网络狗仔队”也会自动搜索内存、缓存等本地存储的密码信息,或截获键盘的操作信息,将密码发送到指定的电子邮箱中形成信息外泄。石晓虹说,个人隐私已经成为黑客、木马等“网络狗仔队”觊觎的目标。在某些黑客论坛上,花数百乃至上千元即可雇佣所谓的技术高手,来破解指定QQ号等聊天账号、电子邮件的密码以及网站的管理权限。从论坛发帖中可以看到,其中窃人隐私者不在少数,甚至情侣、夫妻间为网络聊天产生猜疑也会试图探得对方密码。
  金山毒霸的王欣说,早期的病毒大多属于“技术炫耀”类型,属于“损人不利己”的行为。随着互联网应用的发展,经济利益成为网络攻击者追逐的目标,并形成一条从编写到传播、销赃的木马产业链。他们使用木马窃取用户的个人隐私和虚拟财富,个人照片、视频乃至商业资料都可以用于贩卖,将受害用户转化为收入,属于“损人利己”的行为。更恶劣的是,黑客在盗取QQ等账号后,会进一步向QQ好友直接骗取金钱。现在的木马花样繁多,有的负责盗号,有的负责破坏杀毒软件,还有的会悄悄启动摄像头拍下用户的视频,在后期行骗时播放给在线的好友,让人很难防范。

  杀毒软件失效暴露技术漏洞

  南京大学电子商务系陈冬认为,杀毒软件的技术漏洞是网络上窃取隐私行为的一大原因。
  石晓虹说,众多用户个人信息陷入安全危机,这说明以事后查杀特征码为模式的传统杀毒软件已经无能为力。跟病毒相比,木马的变种多、更新快,通过简单的加壳、加花、组装等手段,改头换面后就可以逃过杀毒软件的眼睛。
  瑞星的刘刚认为,杀毒软件只有对威胁来源进行即时监控和快速响应,对木马进行即时屏蔽,才是应对当前严峻的网络安全形势最可靠的出路。为此,安全行业推出了“云安全”技术,这一技术关键在于数据库建设,才能真正为用户带来全新的杀毒体验。
  陈冬说,技术漏洞势必影响电子商务的发展,杭州一家外贸企业的员工崔颖就表示要尽快删除个人网购资料,修改密码。

  现行法律失效暴露法律漏洞

  浙江大学法学院学生王鸣对曝个人隐私的行为表示十分反感,认为需要用法律进行制裁。北京市盛峰律师事务所于国富律师说,现行的法律体系对于保护个人信息捉襟见肘。
  于国富说,就拿个人信息中最重要的隐私来说,现行民法中并未规定隐私权,只是在司法解释中将宣扬他人隐私和侮辱、诽谤等行为等同视作为侵害公民名誉权的行为。其实隐私权和名誉权两者内涵和外延都不相同,不能混为一谈,隐私权是一个独立的权利,用名誉权保护制度是无法起到保护隐私权的作用的。比如私人电话泄露可能会导致他人骚扰,但并不影响个人名誉,名誉权对于这样的侵害人格权的行为则无能为力。英美国家关于个人信息保护都专门立法,我国也应该在法律确立隐私权及个人信息保护制度,规定什么是隐私权,如何保护,除隐私之外的个人信息如何保护,否则众多侵犯隐私权或个人信息的行为将无法追究。
  互联网专家、中科院教授吕本富说,隐私等个人信息的保护有三个层次,一种是最严密的保护,即禁止窃取、非法使用、浏览等行为,无论行为主动还是被动;一种是中度的保护,即禁止窃取、非法使用等主动行为;还有一种是最低的保护,即禁止出于商业目的对隐私等个人信息进行窃取或使用。从我国目前的国情来看,应该对隐私等个人信息进行中度的保护。迅猛发展的互联网技术给法律工作提出了一个十分紧迫的课题,现在填补相关法律漏洞的时机已经到了。

  相关稿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