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黑龙江省力争苦战三年,形成以哈尔滨为中心,横贯东西、纵穿南北、覆盖全省、连接周边的等级公路网络。新华社发(张春祥
摄) | 半个世纪以来,黑龙江省作为我国重要的商品粮生产基地和老工业基地,累计为国家提供了约占全国2/5的原油、1/3的木材、1/7的商品粮、1/10的煤炭以及大量的重型装备和国防装备。同时,这里还是对俄开放的前沿和旅游大省。然而,公路交通发展滞后严重制约了这些优势的发挥。 针对资源大省有效产品运输难、旅游大省出行不顺畅的实际,黑龙江省近期经过重点调研和论证,提出力争用三年时间投资900亿元,实现全省13个市(地)全部通高速公路或一级公路,实现省内重点旅游区、国家一类开放口岸、中俄边境互市贸易区、矿产资源重点开发地区和主要边防路段以及出省干线二级以上公路相连接。 这一目标提出后,全省各地抓紧行动。目前,齐齐哈尔市已投入公路建设资金132亿元,佳木斯市确定了8项公路重点工程建设目标,双鸭山市筹集资金4500多万元支持农村公路建设。
道路不畅成为制约发展“瓶颈”
资料显示,到2007年底,黑龙江省公里总里程仅14万多公里,与全国其他省市相比,公路状况排名明显靠后:公路密度仅为每百平方公里31公里,在全国排名第25位;高速公路里程1044公里,居全国第21位;二级以上高等级公路仅占公路总里程的7.1%,居全国第26位;国省干线公路路面铺装率为71.7%,居全国第29位,而且质量不高。此外,全省13个市(地)中还有7个不通高速公路。 今年4月中旬以来,省委书记吉炳轩深入12个市(地)调研,发现由于交通状况滞后,造成资源大省和国家能源、原材料基地运输难,特别是经常出现粮食、煤炭等大宗产品运不出去的问题。此外,大兴安岭、黑河等地区已探明拥有丰富的矿产资源,但由于公路交通的限制,没有能力尽快开发。哈大齐工业走廊、东部煤电化基地因缺乏发达的公路网支撑,难以形成产业聚集和规模效应。黑龙江旅游资源丰富,因公路不畅,大量景点不能连成黄金旅游线,导致开发程度远远不够。 经过深入调研和论证,黑龙江省委、省政府提出,谋求经济又好又快发展,首先要把交通搞上去,解决制约发展的瓶颈问题。 基于上述考虑,该省决定从2008年到2011年,力争用三年多一点的时间,多方筹资900亿元,建设高速公路2207公里,一、二级公路3983公里,农村公路6万多公里,全省13个市(地)全部通高速公路或一级公路;市(地)之间与市县之间实现二级以上公路相连接;省内重点旅游区与国家一类开放口岸、中俄边境互市贸易区、矿产资源重点开发地区和主要边防路段实现二级以上公路相连接;全部打通国省干线公路断头路;所有乡镇和行政村通硬化路面公路。
举全省之力加快公路建设
今年6月,黑龙江省召开全面加快公路建设动员大会,明确举全省之力,苦战三年,形成以哈尔滨为中心,横贯东西、纵穿南北、覆盖全省、连接周边的等级公路网络。 目前,全省加快公路建设的任务和投资已全部分解落实。今后三年,省里以建设高速公路和一级公路为主,具体是建设高速公路2060公里、一级公路719公里、二级公路827公里,总投资558亿元;市(地)以建设国省道为主,具体是建设二级公路1425公里,建设高速公路147公里、一级公路12公里,总投资88亿元;县(市)围绕省里确定的计划投资234亿元,建设农村公路60799公里。此外,省市(地)共同建设沿边口岸公路1000公里,投资20亿元。 省长栗战书强调,把交通建设作为全省经济社会发展的切入点、关键点,要克服三个障碍:一要克服认为黑龙江在地理上是“神经末梢”、地广人稀、经济不发达、车流量少,多修路意义不大的思想障碍;二是克服工程量大、时间要求紧、投资额大和寒冷地区冻层厚、工期短、成本相对高的畏难情绪;三是克服等靠要思想,树立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精神,切实搞好这项民心工程,建设优质路、放心路、安全路。
确保建成“放心路”“廉洁路”
省交通厅厅长高志杰说,百年大计,质量第一。为了建成百姓满意的优质路、放心路、廉洁路,全省从工程勘察设计、组织施工、项目管理和廉洁修路等方面提出了明确要求,以确保建成经得起历史检验的民心工程。 目前,全省已组织500多人的勘察设计队伍,以省内现有技术人员为主,并吸收外省市设计单位的骨干力量,按照“重实际、讲科学、敢创新”的理念开展工作。针对黑龙江地处高寒地区、公路建设存在冻土施工难题,借鉴国外先进技术,从设计环节研究解决好项目建设质量、工程耐久性等问题。同时,省、市、县层层分解质量责任,签订质量责任书,落实到每一位参建者、每一道工序。整个公路建设全部实行市场化运作模式,严格按照《招投标法》及有关行政法规办事,所有工程招标信息必须提前在媒体发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