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北亚地区:亟待多边合作 破解能源困局
    2008-09-09    本报记者:褚晓亮 张欢    来源:经济参考报

    第二届东北亚经贸合作高层论坛现场。本报记者:蒋林 摄

  东北亚是近年来世界上经济发展最具活力的地区之一,经济的快速发展也引起能源需求量的增加,东北亚地区特别是中日韩三国成为能源消耗大国,对能源进口依赖程度日益加深。在第四届东北亚博览会上,东北亚能源安全和未来发展前景成为备受关注的话题。专家认为,在当今能源日益紧缺,油价居高不下的国际背景下,东北亚区域应走出各国与俄罗斯的双边合作机制,探索建立更广泛意义上的多边合作体系,摆脱目前的能源困局。

  东北亚能源利用形成互补性格局

  东北亚地区的石油资源分布表现出明显的不均衡性。俄罗斯是世界第二大石油生产国和第一大天然气生产国,2007年共生产石油4.9亿吨,天然气5.46亿吨油当量,分别占世界产量的12.6%和20.6%。东北亚地区的其他国家均为石油进口国,其中,中日韩三国石油消费的对外依赖日趋严重。
  俄罗斯科学院远东分院的专家拉夫连季耶维奇在出席第四届东北亚博览会时表示,目前,俄罗斯的对外能源政策方向正在发生变化,过去主要是面向欧洲等西方国家,如今,东北亚区域成为俄罗斯发展石油外交关系的战略重点。
  有关专家预计,随着俄罗斯石油出口战略方向的变化,预计到2020年,亚太国家在俄罗斯油气出口的比重将由目前的3%上升到30%。而优质、清洁、高效的天然气能源,未来东北亚地区需求潜力也更大,将成为同欧洲、北美并列的三大跨国天然气市场。到2020年,整个东北亚地区天然气需求量将达到6000亿立方米以上。
  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员崔民选在第四届东北亚博览会上表示,在东北亚区域内,俄罗斯巨大的油气产能与日本、中国和韩国巨大的油气消费构成了很强的互补性。俄罗斯视东北亚地区为主要的油气合作伙伴,东北亚各国也希望俄罗斯成为本地区稳定的油气供应源。供需双方利益的驱动为在东北亚地区形成一个区域油气合作体系提供了有利条件。
  吉林大学东北亚研究院副院长朱显平也表示,俄罗斯与东北亚区域其它国家建立合作体系势在必行,合作将实现共赢,中日韩等国可以获得稳定的油气供应、较低的油气价格,俄罗斯则能够获得一个稳定的油气出口市场,得到油气开发和基础设施建设的大量投资。

  双边合作亟待向多边合作转化

  近年来,东北亚各石油消费国积极寻求油气来源的多元化,各国都看好俄罗斯西伯利亚和远东地区的油气资源,纷纷争取与俄罗斯合作,铺设油气输出管道。
  尽管俄罗斯与东北亚各国在能源合作方面出现新的趋向,但总体上看,东北亚区域内能源合作尚处于起步和初级阶段,在与俄罗斯的合作中还属于“各自为战”的双边合作。这种双边合作热潮存在着能源恶性竞争化的趋势和风险。
  近年来,东北亚国家陆续把资金投向萨哈林大陆架的油气开发,展开激烈竞争,这种竞争中出现的恶性化趋势不利于国家间关系的发展和本地区的繁荣稳定。一些国家因过度竞争引起了外交危机。
  当前,由于没有建立起具有高度整合力的能源合作体系,一些制约东北亚国家发展的能源困局仍没有实现较大突破。
  东北亚能源困局的突出表现就是形成了“亚洲溢价”现象,由于区域内中韩日三国能源大量依靠进口,但由于缺乏共同利益的保护机制,在国际石油定价体系中处于弱势地位,亚洲石油消费国每年向石油生产国多支付50亿至100亿美元,中日韩三大能源进口国不得不担负“亚洲溢价”。中国尚未建立石油储备机制,更成了溢价现象的主要受害者。
  缺乏风险规避机制,也是东北亚能源安全中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石油安全是能源安全的核心,东北亚地区对中东市场的石油依赖度约为3/4,2007年,中国和日本对中东石油的依存度分别高达40%和80%。区内石油消费国的能源运输主要依靠海运,存在极大的安全风险。
  专家表示,东北亚国家应积极构建凝聚多国力量,整合各自资源的多边合作体系,本着“合则多利,竞则多伤”的原则,变过度竞争为在充分合作中的良性竞争,这是发展的必然趋势。

  东北亚地区建立能源合作体系的战略重点

  目前,东北亚一些国家也在通过不同方式对建立石油合作机制进行初步的尝试。日本建议成立亚洲能源机构,韩国政府则专门成立了一个东北亚能源合作推进委员会,中国也积极参与东北亚能源合作的各种活动,俄中日韩蒙五方还在科维克斯克气田的开发、销售及铺设输气管道方面开展合作。
  在第四届东北亚博览会上,一些专家表示,建立东北亚能源合作体系,主要应围绕以下战略重点:
  一是东北亚石油共同市场。东北亚地区石油消费规模与欧美相当,但还没有自己的转口贸易市场。未能取得与其石油消费相称的影响,对国际油价影响不及欧美。东北亚要增强油价影响力,消除现存的“亚洲溢价”,就必须着手建立东北亚共同石油市场和东北亚石油期货交易所。
  崔民选建议,考虑到中国巨大的石油消费量及增长潜力,可在北京石油交易所、大连石油交易所和上海石油交易所三者中选择其一作为东北亚石油期货交易所,并将东北亚石油期货交易所建设成为与纽约商品交易所、伦敦国际石油交易所并列的世界三大石油交易所。
  二是东北亚石油合作机制。东北亚区域的社会制度、意识形态和发展程度的巨大差异使得本地区不适合构建类似于国际能源机构的能源合作组织,可以借鉴六方会谈、上海合作组织的经验,建立东北亚能源机构。由东北亚各国中央政府牵头制定能源工作组——能源部长会议——领导人会议的稳定合作机制,共同建设联合石油储备制度和联合石油采购机制。
  吉林大学东北亚能源问题专家王浩建议,东北亚区域的能源合作体系和平台应以俄罗斯为主导,中日韩为核心,以需求为导向在竞争中寻求合作,并形成东北亚各国政府间定期沟通与协调机制。
  三是东北亚国家能源公司合作。东北亚国家需要对有实力的石油企业之间的合作给予支持,充分发挥各国优势,如中国在勘探方面具有很强的实力,韩国有一批在油气加工方面占有资金和技术优势的能源公司,日本的三菱、三井等企业也具备参与能源投资的实力。各国应鼓励公司之间通过合资、合营、参股、兼并等方式,共同参与俄罗斯有关油气田的勘探开发活动。
  四是东北亚国家油气管道建设合作。围绕油气管道开展竞争,最后造成“两败俱伤”,这是东北亚国家在争取油气资源时曾有的现象。东北亚国家应避免重蹈覆辙,加强油气管道的基础设施合作。目前东北亚地区缺乏油气运输管道,各国可以共同建设东北亚区域油气管网,并通过协商解决建设区域内油气管网所需资金、运输吞吐量、线路、技术、跨国利益等一系列问题。
  此外,专家们也表示,东北亚各国在能源环保方面也应加强合作,日本多年来坚持节能优先,环保先行,在环境限制、节油、污染防治等相关问题上积累了很多经验,中国目前也在号召并大力制定和实施节能方案。东北亚各国应建立能源环保方面的合作机制,把一些经验在区域内共同推广,减轻区域环境压力。

  相关稿件
· 中国成为可再生能源大国 2008-09-08
· 国际油价大跌 能源板块“苦”中有“乐” 2008-09-08
· 韩国加大新能源开发力度 2008-09-05
· 美国各界采取措施力保新能源领域领先地位 2008-09-05
· 能源分析师预计:欧佩克将维持目前产量不变 2008-09-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