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
2008-01-15 记者:冯源 谭进 来源:经济参考报 |
|
|
本报杭州电
已经投产16年的我国首座国产核电站——秦山核电站“越活越硬朗”,本月12日13时45分,它完成了投产以来最大一次技术改造,顺利并入华东电网发电。 中国核工业集团秦山核电公司总经理何小剑说,通过不断摸索改造、不断创新发展,秦山核电站逐步提高了自身技术水平和管理能力,有效保障核电站的安全运行。 2007年10月28日17时,秦山核电站30万千瓦压水堆核电机组与华东电网解列,开始第10次换料检修。在75天20小时的时间里,秦山核电公司克服了工期紧、任务重和场地面积有限等困难,共完成7200余项检修项目,其中包括37项重大技术改造。秦山核电站总设计师、中科院院士欧阳予说,“这次大修是它投产以来最复杂的一次检修和技改”。 反应堆压力容器顶盖更换和保护系统数字化改造是检修中最重要的两个技改项目。压力容器里安放着核燃料堆芯组件,而新更换的顶盖采用了抗应力抗腐蚀性能更好的合金材料,能更好地保障反应堆安全运行。欧阳予说,这是吸取了美国、法国和日本同类核电站的经验,提前进行的预防性更换。 “数字化改造后的保护系统将使核电站拥有更稳定可靠的‘安全中枢神经’。”负责这一项目的秦山核电公司副总经理蒋祖跃说。据介绍,秦山核电站的保护系统过去采用模拟信号,此次则根据国家相关法律法规和最新标准进行了数字化改造。 位于浙江省海盐县的秦山核电站是中国首座自主设计、建设和运营的核电站,装机容量30万千瓦,工程总投资17亿多元。1985年开工建设,1991年并网发电。 作为一座原型堆核电站,秦山核电站的总体性能与商业堆核电站相比有一定差距。16年来,秦山核电公司每年投入数千万元资金对核电站实施众多旨在“强身健体”的技术改造,共完成1900多项技改项目,年均130项。
记者从中核集团秦山核电公司获悉,国家核安全局官员在此次检修现场全程监督检查了核反应堆在临界前的试验过程,反复审查了试验数据,最终确认秦山核电站30万千瓦机组成功完成了14项安全相关系统的重大技改项目。 此外,秦山核电站的设计寿命是30年,而欧阳予透露这是一个谨慎的指标,其实秦山核电站的设计寿命是40年。他认为,秦山核电站通过多年持续改造创新已全面提升了机组的运行性能,为今后延长机组运行寿命打下了相应的基础。 这次检修前,秦山核电站曾创下了在先后三个燃料循环周期里不停堆且连续安全运行的最好运行记录。2006年,在世界核电运营者协会(WANO)数据库的全球265台压水堆机组中,秦山核电站机组的9项综合性能指标中有6项进入先进行列,2项达到中值以上水平。 秦山核电站的成功建设和运行,极大提升了我国自主发展核电的能力和水平,中核集团也因此形成了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CNP300品牌。通过不断改造创新,秦山核电站还创造了良好的经济效益。从1991年12月并网发电到此次停堆检修为止,该核电站累计发电近310亿千瓦时,累计销售收入96亿元,上交各种税费18亿元。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