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卡车企业如何赢在未来
    2008-01-09    本报记者:崔颍    来源:经济参考报

  第一汽车集团为自主研发的解放J6重型卡车举行了隆重的下线人式。
  新华社记者:迟海峰 摄

  与乘用车市场大都被外资品牌瓜分截然不同,在中国商用车市场上,卡车自主品牌一直占有着强势地位。据中国汽车工程学会的数据,2006年在商用车领域,中国自主品牌的市场占有率超过90%,其中载货车销量中自主品牌占94.2%。
  但业内专家认为,领先的销量,并不意味着我们的卡车企业具有领先于国外同行的实力。不可否认,中国的国情和政策使外资卡车企业在中国水土不服。但是市场在不断变化,我们有理由相信,跨国卡车巨头们会逐渐适应中国的环境,一旦如此,中国卡车自主品牌就有可能面临比现在更为猛烈的冲击。因此,在危机到来之前,中国卡车企业应该想得更长远一些。
  从1956年我国第一批卡车下线至今,算起来我国商用车包括重卡工业已经有了50多年的发展历史。这50多年来我们造就了像解放、东风、中国重汽等一批颇具实力的卡车企业。我们的企业规模够大,国内市场也尽占,但我们必须承认,我们的企业还不够强,科技含量还较低,仅凭借物美价廉和强大的售后服务网络恐难适应未来市场的变化。
  有迹象表明,我国商用车行业政策的制定将越来越向欧洲标准靠拢。目前,国Ⅲ排放标准已经等于欧Ⅲ排放标准,而北京明年将实施国Ⅳ标准。另外,借鉴欧洲汽车安全标准制定我国安全法规也正在讨论之中。
  有关资料显示,“十一五”期间,国家将拟制定颁布“商用车辆驾驶室内乘员保护”和“商用车前下部防护装置”,这两项标准直接关系到商用车驾驶室的安全。而在国家倡导节能减排的大环境下,通过税收等经济手段优先扶持发展节能环保类车型也是趋势所在。在前不久天津举办的2007中国汽车产业发展国际论坛上,财政部税政司司长就表示,为了抑制高排放汽车的发展,财政部正在加快对开征环境税的可行性研究。等新的政策出台后,产品能否达到规定的标准将直接关系到卡车企业的生死存亡。
  同时,随着经济的迅速发展,用户购买力也得到很大提升,加之运输水平和运输环境的改善以及现代化物流体系的逐步建立,目前市场迹象已显,以中低端卡车为主的产品结构已经不能满足市场的需求,而重载、高效、高技术性能的高端重卡产品,在市场上的需求量日趋增加。据中国汽车工业协会最新统计,在2007年上半年国内卡车的市场需求中,重型卡车(总质量在8吨以上)成为增长最快的细分市场。据国外机构预测,在未来三至五年,中国重卡市场的高档化需求必将更加旺盛,到2010年,15吨以上的重卡将达到中国卡车市场的70%。
  但是目前国产高档、大吨位卡车的生产还基本属于起步阶段,国内约97%的卡车产品还处在中低端水平。现有的国内高端重卡厂家也在质量、技术水平和研发投入上与国外同行还有很大差距。比如燃油的经济性、排放技术和驾驶室的安全性等离世界先进水平和未来的国家标准还尚远。目前能达到国Ⅳ排放标准的重卡,或者以液化天然气为燃料的重卡,大部分国内企业还难于生产。而代表着最先进环保技术的欧洲卡车除了能满足欧Ⅳ、欧Ⅴ排放标准外,在混合燃料方面也摇摇领先。
  当众多国内卡车厂家正为自己能达到欧Ⅲ标准而庆幸时,沃尔沃已经推出了二氧化碳零排放的环保卡车,并把自己的工厂改造为世界上第一家真正实现二氧化碳零排放的工厂。在安全性方面,以沃尔沃、斯堪尼亚为代表的世界先进的卡车企业已对其卡车的驾驶室普遍采用了安全性能极高的龙骨式结构,并进行被世界同行公认为最严格的瑞典驾驶室强度安全测试,投入资金多达上亿元。
  有业内专家认为,全球汽车产业的先进技术革命大约会在未来20-25年内完成,因此留给中国卡车企业的时间已不多了。中国卡车企业从现在起如果还不能重视在未来技术上的突破,那就意味着一旦新的强制性标准出台,我们不但会因为新的标准失去国际市场,还会把国内市场拱手相让。
  相关稿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