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钢铁:启动技术创新联盟推进节能减排
    2007-05-29    本报记者:曹滢 实习生:刘蓉    来源:经济参考报

    首钢曹妃甸新厂——首钢京唐钢铁联合有限公司钢铁厂于2007年3月12日正式开工建设。新厂将按照循环经济的理念操作,建成生态型现代化钢铁厂,对余热、余压、余气、废水、含铁物质和固体废弃物充分循环利用,基本实现零排放。本报记者 罗晓光 摄

  记者日前从中国钢铁研究总院了解到,由宝钢、鞍钢、武钢、首钢、唐钢、济钢、北京科技大学、东北大学、上海大学、钢铁研究总院、冶金自动化研究设计院等11家单位筹建的“钢铁可循环流程技术创新战略联盟”目前已正式进入实施阶段,以推进节能减排为主旨的“新一代可循环钢铁流程工艺技术项目”亦顺利启动。
  业内专家指出,这个由钢铁业重点企业、科研院所和大专院校联手成立的创新联盟,突破了过去“一家一户”的独立作战状况,对整个钢铁业节能减排将发挥巨大作用;同时,还有望以技术创新带动产业升级,进而对钢铁业结构调整产生重大影响。

技术创新意在节能降耗

  据了解,钢铁业“技术创新联盟”所启动的新一代钢铁可循环流程重大技术开发,目标直指当前中国经济发展中最令人关注、也是最令决策者头疼的问题:节能减排。
  众所周知,现有钢铁工业环境污染严重,能源消耗大、效率低。资料显示,当前钢铁业的CO2贡献率占全国10%,占大城市的35%至40%;SO2贡献率占全国的5%,大城市的20%。能源消耗占全国总消耗的10%,综合能耗比国际先进水平高出20个百分点。一吨钢铁平均耗新水11吨,高出世界水平3倍;而进口铁矿石占世界贸易总量的近40%,导致铁矿石价格上涨100%。
  不久前中央提出,现有落后炼铁炼钢能力到2010年前要全部淘汰,为现代化的大型钢铁项目留出空间。那么,怎样才能让钢铁企业做到降能耗、减排放?什么样的企业是“优势产能”?业内专家认为,只有依靠科技创新、研制和发展可持续发展的生产模式,才能从根本上迫使落后产能退出历史舞台。
  钢铁研究总院副院长田志凌介绍,新一代可循环钢铁流程将以冶金产品制造功能、能源转换功能、社会废弃物处理功能为研究重点,开发新技术解决资源可供性、可持续发展和市场竞争力。作为“十一五”重大专项,项目总投资预计7.2亿元,其中国家拨款1.8亿元,其余为企业自筹。  
  按照联盟的规划,新一代可循环钢铁流程的未来设想是令一个年产1000万吨的大型钢铁联合企业,每年大约消耗铁矿石1350万吨,煤炭630万吨。在生产出1000万吨钢材的同时,消纳社会废钢120吨,废塑料20万吨,发电55亿千瓦时,并向社会提供高排号水泥300万吨。基本实现固体废弃物和污水的零排放。
  目前,联盟选择了曹妃甸工程建设作为钢铁可循环流程技术创新的依托。已于今年3月开工建设的曹妃甸钢铁厂将成为第一个按循环经济模式设计的钢铁厂、第一个利用深水港建设的特大型钢铁厂、国内建设的第一座5500m2特大型高炉、第一个在设计中采用高效化生产效益流程、第一个高品质板带材专业化生产基础、第一个采用海水淡化设计的钢铁厂。

产学研结合新模式示范科技与经济对接

  宝钢总经理徐乐江在一次会议上深有感触地说:“中国钢铁企业靠从外面引进技术发展的路子已经走到尽头了!”
  我国虽然已是世界第一钢铁生产大国,钢产量占全球的1/3以上,但长期以来,“引进—模仿—再引进—再模仿”的技术路径决定了整个钢铁工业形成规模扩张的发展思路,长期徘徊在核心技术的边缘。国外竞争对手在高端技术转让方面已经开始对中国进行封锁。走自主创新之路以实现可持续发展,已经成为越来越多人的共识。
  但事实上,产学研的脱节正是目前困扰我国各行业自主创新的主要问题之一。科技部副部长李学勇认为,企业与企业之间、企业与大学院所之间的技术合作大多以短期项目合作或者协议委托方式为主,合作方之间还很少以知识产权或标准为纽带。这样的合作只能应对短平快的项目,不适合战略性、系统性技术开发的需要。另外,科技资源的有机整合难以形成,往往造成了低层次的科研重复建设。
  钢铁联盟的组建是产学研结合工作中的一种探索,它将在促进企业与大学院所间的科技资源共享,形成建立在产业技术创新价值链基础的合作机制上构建新的模式。因此从联盟的目标设立,到运作方式,到相关各方的利益联系,都将为未来各领域的产学研结合创新工作提供有益的经验。从这个角度来看,联盟组建的意义更加重大。
  田志凌介绍,联盟将建立开放的实验室和中试基地,提高关键仪器设备的精度和人员操作技能,实现科技资源共享,减少重复建设。从管理形式上看,联盟下设理事会、专家委员会和联盟秘书处。联盟的项目确立是经联盟专家技术委员会论证后,以联盟组织的名义向国家申报;项目实行总负责人制,接受国家科技部和中国钢铁工业协会的监督检查。
  在联盟的经费管理上,国拨经费与成员单位自筹相结合,设立单独的账号,实行预决算制度,形成联盟独立的经费管理制度,对联盟理事会负责。通过共性技术的转化和实施,提取一部分成果转化收入,逐步形成联合开发基金,用以开展行业共性技术开发。
  在联盟的知识产权方面,田志凌介绍,对于以国拨经费为主做牵引而开发的低污染、高效化生产、节能、降耗等共性平台技术,将无偿向联盟内成员单位辐射和推广,充分体现国家利益;而联盟共同开发的技术向联盟外辐射和推广时,将采取有偿转移的方式,所形成的利润归联盟所有,促进联盟持续创新开发的良性循环。

联盟瞄准国家战略目标“做强”钢铁业

  专家认为,钢铁可循环流程技术创新战略联盟的成立,其意义远远超越了技术合作的范畴,有可能对整个钢铁产业的结构调整产生积极影响。
  产业集中度低一直是困扰我国钢铁产业发展的核心问题之一。2005年我国钢产量超过1000万吨的企业8家,总产量只占全国钢产量的30%。而日本4家钢产量超过1000万吨的企业就占了本国总产量的73.22%,美国3家占61%。
  科技部政体司有关负责人分析指出,钢铁行业虽然总体还比较散乱,但已经出现了一批大企业集团,部分研究院所和大学有较好的研发基础,比如联盟发起单位中的宝钢是全国最大也是最现代化的钢铁企业,正在朝着具有国际竞争力的特大型钢铁集团目标迈进;而钢铁研究总院则承担了冶金系统国防军工新材料85%以上的研制任务和50%以上的行业共性和前沿技术的开发任务,也是钢铁业科研单位中的翘楚。
  “要做强钢铁工业,必须瞄准国家战略目标。目前有科技部重大项目做牵引和支撑,有国家政策与资金引导下,可以说,建立以一个具有国际先进水平的行业共性技术开发平台,全面提高企业自主创新能力的条件已基本成熟。”这位负责人说。
  记者在钢铁研究总院采访了解到,建立在整合产业科技资源基础上的联盟,将围绕开发新一代钢铁可循环流程重大技术和若干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对行业有重大影响的共性技术,建立以企业为主体、市场化的多元化投融资机制和促进成果转化的有效机制。目标是经过3至5年的努力,争取基本形成行业技术创新体系的核心。

  相关稿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