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家电厂商携手共拓产业赢利空间
    2007-04-19    本报记者:韩丹    来源:经济参考报

    在日前召开的2007国美全球家电论坛上,国美集团董事局主席黄光裕在会上提出了厂商携手,挖掘产业赢利空间的新理念,受到了全球家电厂商的极大关注。

厂商矛盾焦点集中在利益分配上

    近年来,厂商矛盾的焦点主要集中在利益的分配上,表现为双方的利润都很低。而导致双方利润偏低的主要原因是商品同质化导致的恶性价格竞争和厂商分工不明晰导致的成本上升。
    在本次家电论坛上,业内人士认为,国内家电厂商由于对消费趋势缺乏研判和对消费需求关注不够,不能有效地满足现阶段消费者多样化、个性化的需求;大部分生产厂家缺乏核心技术,产品优势不强,使得国外品牌在高端产品形成垄断。因此,商品同质化带来的价格战导致无论是家电制造企业还是家电连锁企业利润率都不高,而长期的价格战也将有可能导致厂商牺牲服务,进而损害消费者利益。

寻找厂商共赢的市场空间

    黄光裕认为,只要厂商携手,合理分工,就有很多赢利空间可以得到挖掘。比如,厂商信息化的对接,共建大物流基地,差异化的产品开发和差异化的服务等等。这些环节的有效梳理和整合,供应链效率和产品周转的速度加快,将给整个供应链创造出至少2%的纯利空间,这也是解决目前厂商矛盾最有效的本质所在。
    黄光裕说,中国家电产业的利润应通过节约、创新、效率提升、差异化、精细化管理来实现。国美作为渠道的代表,已基本完成初期的规模化扩张,特别是国美与永乐合并后,具备了与上游制造商共同梳理和整合供应链新标准、新模式的能力。
    可以说,在家电产业利润日渐微薄的今天,黄光裕此举引起了与会厂商的极大兴趣。
    业内人士指出,在充分满足消费者对所选购商品性价比最优的前提下,应努力提高供应链的效率,减少重复投入的资源浪费,让整个产业能有较好的赢利空间。只有有效的、合理的赢利能力,产业才能健康发展。

厂商关系应以消费者需求为中心

    随着以品质生活主导的消费时代的到来,家电制造业和零售业原有的思维方式必须改变。过去无论是制造商还是渠道商,都过多关注内部之间、上下游之间的竞争,而恰恰忽视了最重要的消费者需求。因此,在本次论坛上,业内人士开始对厂商角色进行重新定位。
    如何打造一个新型的家电厂商关系,满足消费者日益多样化的需求呢?
    作为家电厂家而言,既要具备满足大众消费的大规模批量生产能力,同时还要具备满足个性化需求的敏捷制造能力。厂家在成本控制的基础上应多元化细分市场,以生产出适应消费者个性化需求的产品和服务为目的。这种方式与厂家原有生产方式有较大区别,对厂家从管理、研发、生产到物流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对厂家的成本控制也提出更大的挑战。此外,厂家应与商家建立战略伙伴关系,从商家获取消费者的具体信息来定制生产,这不仅是降低厂家营运成本、低成本开拓市场的有效方法之一,更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首先,可以帮助厂家有效规避定制生产的风险。其次,通过厂家和商家之间紧密战略合作关系,推动交易透明化,促进我国家电产业健康、可持续发展。
    作为家电零售商而言,其肩负着引导消费需求、提升消费品质的重任,在以后的发展中商家必须具备:准确获取顾客需求的能力:商家要通过电子商务、客户关系管理及实施一对一营销的有效整合来提升其准确获取顾客需求的能力;运用IT集成改进供应链管理:通过需求预测和物流管理软件、自动扫描、电子标签系统、大型数据仓库等来对库存进行有效控制,以降低成本,给消费者更大的让利;对消费者需求的快速反映能力:商家要与厂家建立起信息直通车,力争在最短时间内把消费者最详实的需求信息交给厂家,最快定制出消费者需要的产品。
    业内人士认为,厂家、商家只有专注分工,携手优化供应链,不断提升效率,创新产品,才能满足消费者在新时代提出的新要求。

  相关稿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