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房价“坐上火箭” |
为了稳定房价,政府今年从金融、信贷、土地、税收等方面出台了多项政策。随着一系列“退烧药方”的应用,调控效果开始初步显现,房价涨幅基本得到控制。但少数城市的房价并未在这一轮调控中稳定下来。北京就是最典型的例子,北京房价依旧持续上升,6、7、8、9四个月,房价同比分别上升了11.2%、11.1%、11.4%和10.3%。10月份,北京房屋销售价格以10.7%的涨幅领先全国。业内人士指出,与以往的政策相比,今年的政策目标更明确,手段也更为灵活。目前,北京等城市的房价依然保持大幅上涨,这里有时间滞后的影响。房地产市场很复杂,存在很多博弈,不是说政策一出台,效果马上就会显现。 |
深圳:涨幅一马当先 |
回首2006年,很多人会发现深圳楼市的走势似乎陷入了悖论:一方面,深圳市紧跟国家宏观调控的大局,在全国率先出台了“国六条”实施细则、住房建设规划等地方政策法规,其贯彻宏观调控的积极性无可怀疑;另一方面,深圳的房价却在不管不顾地猛涨。与国内其他城市相比,2006年深圳楼市的涨势更是惊人。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国家统计局公布的统计结果显示,一季度全国70个大中城市房屋销售价格同比上涨5.5%,深圳的涨幅为10.2%;二季度深圳以14.4%的涨幅高居榜首;三季度深圳的涨幅为12.3%,再次夺冠。 |
上海:楼市趋向理性 |
2006年,随着房地产宏观调控的日益趋紧,沪上楼市成交持续下跌。除3月新建商品住宅成交出现意外反弹外,其余时候的日成交量一直萎靡不振,被房地产开发商普遍寄予厚望的“金九银十”也以冷清惨淡收场。在市场普遍不景气的状况下,上海的房地产开发商也不断试图通过种种不同的销售手法造势。硬广告形式的“销售火爆”没人相信,“排队购楼”的软广告接着出笼;分发广告单不行了,直接面对面的拉客接踵而至。2006年6月以后,上海房地产市场的新楼日均成交量一直在六七百套间徘徊。对此,房地产研究人士的态度是,“在国家房地产调控政策的持续作用下,消费者的市场预期已经发生了深刻变化。由于公众对市场抱有普遍的怀疑态度,开发商耍的‘热销’把戏已经很难见效。” |
广州:涨势压抑不住 |
2006年的广州房价,让人眼热心跳。尽管中间曾有两次回落,但是总体而言,房价保持了较为快速的涨势。广州市统计局的数据显示,今年一至三季度,广州完成房地产开发投资336.69亿元,同比增长17.3%,占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的比重略有上升,由上年的32.20%上升到33.17%。不仅仅是投资增长较快,交易旺盛、价格飞涨,让今年的广州楼市有些“发烧”。今年1月,广州新建商品住宅的均价为5564元/平方米;到了11月,这个数字变为6633元/平方米。11个月的时间,广州房价均价攀升了1069元/平方米,涨幅达19.2%。 |
四大城市地产数据 |
|
一手住宅市场数据 |
二手住宅成交面积 |
二手住宅成交均价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