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
2006-11-20 本报记者 王莉 来源:经济参考报 |
|
|
|
|
|
图为车展现场。本报记者 史天舒
摄 |
11月19日,北京初冬的一个普通休息日,一场突如其来的薄雾使得清晨的天气不免有些寒气袭人。时隔两年之后,第九届北京国际汽车展览会(以下简称北京车展)众星捧月般隆重登场。就像是“冬天里的一把火”,本届车展的火爆程度超乎寻常。
上午九点,薄雾还未散尽,记者来到北京车展的主展区——中国国际展览中心东门,但见人潮汹涌,热闹非凡。为了有效疏导人流,警察已经封闭了东门外马路南侧的过街天桥。前往国展东门的行人摩肩接踵,浩浩荡荡的人潮足有十几米宽,占据了马路上的非机动车道。
记者注意到,一位穿着黑色西装的参展商正怀抱着两个装满资料的纸箱,在人群中费力地挪动着脚步,才走了十几米,额头上就沁出了汗水。“怎么不用车拉过来,还要自己搬?”记者问。“实行了交通管制,我们的车开不过来。真没想到今天会有这么多人,与以往历届车展的开幕日相比,今年的观众好像格外多,就像赶集一样。”参展商显得无奈。
西装革履的参展商和专业人士、扛着摄像机或挎着照相机的媒体同行、金发碧眼的国外客商、抱着孩子的普通市民,还有众多的“黄牛”和“会虫”,形形色色的人掺杂在一起,临近国展东门的入口处,涌动的人流更加拥挤,置身其中,根本感觉不到北方初冬时节应有的寒意。
终于等来了10点的开幕式,在展馆外等候已久的持票观众迫不及待地冲入了梦寐以求的汽车“王国”。耀眼夺目的灯光、时尚绚丽的舞台、有如明星般抢眼夺目的展车,还有笑容可掬、仪态万千的模特,在震耳欲聋的音乐声和劲霸十足的舞台表演中,带给参观者无限欣喜与震撼。
据了解,有关本届车展的相关数字再次刷新历史纪录:共有来自20个国家和地区的1500家厂商全力参展,世界知名车商无一例外地悉数到场;中国国际展览中心和全国农业展览馆的12万平方米展区仍然不能满足国内外展商的热情;预计超过50万的观众和6000名中外记者史无前例;572辆展车中仅跨国公司全球首发车型就有10辆。
和汽车、模特拍照几乎是每个观众的“必修课”,但有些人并不满足于此——摸摸车标,打开车门,索性坐进去体验一下,面对那些平日里难得一见的“宝贝”,中国的普通消费者完全像个孩子一样,贪婪、艳羡,甚至有些痴狂。
专程从广东赶来观展的温先生在一辆银灰色雷克萨斯430L轿车前驻足良久,看到其他参观者都坐进车内体验了一下,自己不禁也开始摩拳擦掌。他在驾驶员座位上感受了将近20分钟,小心地抚摸着车子的内饰,还特别注意车内的每一个细节。当记者问他为什么对这款车情有独钟时,温先生显得有些不好意思,“我现在虽然买不起这辆车,但坐进来体验一下,感觉还是蛮好的,尤其是在这么亮丽的展台上,感觉自己也很有身份。”
在铃木汽车的展台上,来自韩国的朴贞吉正站在“天语SX4”轿车旁,详细记录着该车的具体参数配置。他用不够流利的英文告诉记者,这是他第一次看见这款车,能够在第一时间看到全球首发车,“参观北京车展,不虚此行。”朴贞吉还告诉记者,“北京车展车多人更多,没想到会这么拥挤。”
与历届车展不同的是,本届车展首次将国展中心一号馆二层开辟为豪华品牌车专区,展出面积8300平方米,劳斯莱斯、宾利、法拉利、保时捷、兰博基尼、玛莎拉蒂、世爵、莲花等奢华品牌在此集中展示,虽然面积不大,但却最为抢眼。
俗话说,外行看热闹,内行看门道。自主品牌的强势出击被业界人士公认为本届车展最大的亮点。一位资深媒体同行不无感慨地说:“尽管中国的自主品牌不论是技术积累还是市场经验,与跨国巨头还有很大差距,但在本届车展上,我们还是明显地感觉到,两者之间的差距在缩小。”记者发现,本届车展的自主品牌,已经由之前的“杂牌军”成长为推新车的“主力军”,而且从一汽、上汽、东风,到奇瑞、华晨、长城,形成了一个令国外同行望而生畏的强大力量。这一点,记者在六号馆奇瑞汽车的展台上感受尤为突出,欧美和日韩的汽车厂商代表纷纷来此观摩洽商,国外媒体的聚光灯也在此高度聚焦。
北京奔驰-戴姆勒·克莱斯勒汽车有限公司执行副总裁董长征向记者表示,虽然自己身在一家合资企业,但通过本届车展,看到了民族汽车工业这两年发生的可喜变化和取得的辉煌成就,因此由衷地为中国汽车工业感到骄傲。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