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2月12日,瑞典“中国商贸城”项目在瑞典南部城市卡尔玛举行奠基仪式。纷纷扬扬的雪花中,鞭炮、舞狮、剪彩……传统的中国仪式令瑞典人新奇不已。瑞典副首相毛德·奥洛夫松、中国驻瑞典大使吕凤鼎和中国浙江凡尔顿集团总裁骆金星,冒雪共同为这一项目铲下第一锹土,标志着中国商贸城这一大型投资项目正式启动。 据悉,中国商贸城是迄今为止中国企业在瑞典的最大投资项目。该项目规划占地90万平方米,设计展位1100个,建成后将成为瑞典最大的商业建筑群,也将是北欧地区最大的中国商品批发和集散中心之一。 中国人善于办市场,有“中国的犹太人”之称的浙江义乌人更是雄心勃勃地要把义乌模式拷贝到全世界。意大利的罗马、美国的纽约、俄罗斯的莫斯科、阿联酋的迪拜……中国商城遍布世界主要城市,唯独北欧还是个空白点。有备而来的义乌人骆金星,用他的“中国商贸城”,瞄准了北欧高端市场。
三个顾虑
在投资中国商贸城之前,骆金星走访了国外的几乎所有中国商城,考察它们的利弊。“中国人在国外投资,最顾虑的是什么?”他分析有三方面的顾虑。一是移民身份,这是大部分投资者最看重也是他们最顾虑的。没有身份的认可,三天两头你查我问,弄不好再被遣返,投资者没有安全感,哪里还有心思考虑经营?二是在国外没有自己拥有产权的住宅、商铺,租用的房子风险大,动荡不定,投资者总是有“漂”在异乡的感觉,对投资国没有归属感和认同感;三是伴随以上问题,受身份的局限,无法享受当地的社会福利。 骆金星下决心要在这几个方面取得突破。“过去,中国人到国外多是家族式的,一家人一家人地往外走,渠道多是出国留学甚至偷渡出去,在国外的社会阶层中处于低端甚至底层。现在不同了,中国人是来投资的,能给所在国的经济发展带来利益,理应获得一个投资者应该受到的礼遇和尊重。”然而,以往中国人常常是单兵作战,在国外的中国商城里经营的也主要是一个个零散的商铺,使得中国人在与所在国的对话中经常处于弱势,这就需要一位领军人物,与对方进行强势对话。 骆金星担起了这一重任,从而使得他的海外创业模式从一开始就与众不同。
争夺话语权
“我就是要打造一艘航空母舰,让中国的投资者在这艘战舰上安心、踏实,没有后顾之忧,可以全力以赴地投身商战。”骆金星目光灼灼。 因为没有先例,一切从零开始摸索。骆金星用一个义乌人的全部精力和精明,为中国投资者争取权益。“谈判进行了三轮,他们的谈判队伍非常专业,但最后他们夸我是谈判高手。”他笑着说。大到投资者的移民身份、土地价格,小到是否可以使用中国员工和中国原材料。中国商贸城的建设,获准使用中国员工和中国原材料,“连一块砖头都是从中国运过来的。”别小看这一块砖头,一块砖头在国内的价格是三毛钱,在瑞典却是八块钱,成本大幅降低。 此后,凡尔顿公司还采用部分参股的形式,陆续进入当地公路、铁路等一系列重大项目。“没别的,就是通过这种方式在当地取得更多的话语权。”骆金星毫不讳言。 一个有意思的细节是,参加此次奠基仪式的几位嘉宾因为材料上的一点小疏漏没能及时通过签证。而奠基仪式的时间已定,再晚就赶不上了。骆金星紧急给瑞典驻华使馆打电话,声称如果不能给予签证,他将不去出席该仪式。结果出乎意料,嘉宾们在最短的时间内获得了签证。 显然,中国投资者不再是过去的弱势群体,他们在国际经济舞台上已拥有越来越多的话语权。
全新的1+3创业投资模式
“一次性投资注册公司,可以获得两国三处房产(杭州住宅、瑞典卡尔玛市的住宅和商铺);可以按瑞典法律申请办理瑞典绿卡;享受该国高度的社会福利。”这个让骆金星费尽心血、全力打造的跨国投资计划听上去充满创意和诱惑。 在卡尔玛市购置的90万平方米土地中,骆金星除了建立中国商品批发城使投资者拥有商铺外,还为他们提供了居住的别墅式公寓。此外,为保障他们回国活动的方便,还在杭州建立了占地66亩,集贸易、信息、仓储为一体的北欧风情苑。这一投资开发模式率先采用了“1+3”的捆绑式销售策略,把瑞典的商铺、别墅公寓和杭州商贸式公寓三者组合成具有共同商业目标和资产价值的投资项目,并同时享有商业渠道、物流、免税仓、科技研发中心和加工园区等综合配套支持与服务。这样,投资者不仅可以通过欧洲公司迅速展开经营,更可依托强大的商业平台。 最重要的是,按照这一模式,将使投资者在欧洲拥有可世代相传的资产,投资者可持有瑞典国的永久居留证(PUT),享受高社会福利,并可在欧洲15个申根国家自由来往,使投资者的商圈从瑞典扩大到波罗的海周边13个国家,并辐射到北欧乃至整个欧洲。据了解,这一创业模式已经在国内财富阶层引起关注,目前约有6000家商户对这一项目表示兴趣,预计最终将有1100家商户进驻商城。 |